發表文章

精選文章

馬克吐溫的異樣人生 Edward Mills And George Benton: A Tale

這是 Mark Twain 寫的一個短篇小故事: Edward Mills And George Benton: A Tale 原文還是比較流暢的, 為了方便跟我一樣不擅閱讀英文的讀者,以下分別附上中英版本。 這兩人之間有遠親關係——大概是七等堂親之類的。還在襁褓中時,他們成了孤兒,被一對無子的布蘭特夫婦收養,並很快深深喜愛上他們。布蘭特夫婦總是說:「要純潔、誠實、清醒、自律、勤勞,並體貼他人,人生的成功便有保障。」在孩子們真正理解這句話前,這句話已被重複了數千次;在他們還不會背誦主禱文之前,早已能自己背出這句話。它被漆在育嬰室的門上,是他們最早學會閱讀的東西之一。這句話註定成為愛德華·米爾斯一生不移的準則。有時布蘭特夫婦會稍微改動用詞,說:「要純潔、誠實、清醒、自律、體貼,你就永遠不會缺少朋友。」 小米爾斯是大家的安慰。當他想要糖果卻得不到時,他會聽從理由,並安分下來。但小本頓想要糖果時,則會哭鬧直到得到為止。小米爾斯珍惜玩具;小本頓總是很快弄壞它們,然後又鬧得家裡雞犬不寧,最後只好勸小愛德華把自己的玩具讓給他,家裡才得安寧。 等孩子稍大些,喬治在某些方面成了沉重的負擔:他不愛惜衣服,因此常常身著新衣,而愛德華則不是如此。男孩們逐漸長大。愛德華愈來愈成為安慰,喬治卻愈來愈令人憂慮。對愛德華的請求,只要一句「我寧可你不要去」就夠了——指的是游泳、溜冰、野餐、摘漿果、看馬戲等等男孩最愛的事。但對喬治則沒用,他必須被縱容,否則就要橫衝直撞。自然,他總是玩得最多、最痛快。布蘭特夫婦不許孩子們夏夜九點後還在外玩耍,愛德華乖乖守規矩,但喬治總是十點從窗戶溜出去,玩到午夜才回。這壞習慣幾乎無法改掉,最後布蘭特夫婦只好用蘋果和彈珠收買他待在家裡。布蘭特夫婦花盡心思想要管束喬治,卻總說含著淚,愛德華根本不需要他們費心,他是那麼好、那麼體貼,樣樣完美。 後來孩子們大了,該學手藝了:愛德華自願去做學徒;喬治則要勸誘加賄賂。愛德華勤奮誠實,不再是布蘭特夫婦的負擔;師傅也稱讚他。但喬治卻逃跑了,布蘭特先生花了錢和心力才把他找回來。之後他又逃跑——更多麻煩與花費。第三次逃跑時,還偷了幾樣東西帶走。布蘭特先生再一次付出代價,好不容易才勸師傅不去起訴他。 愛德華穩步前進,最終成了師傅的合夥人。喬治卻始終不改,讓兩位老恩人心力交瘁,絞盡腦汁保護他不至於毀滅。愛德華少年時就熱心於主日學、辯論...

[小狐熊週記] 20250922 還來不及讓小狐熊鍛練品格,我自己先鍛練了一下

延續上一週足球課的話題。 上一週只是一個單堂的足球體驗課, 可以先上過之後再決定要不要報名整學期的課。 上完體驗課之後,我們詢問了小狐與小熊的參加意願, 兩個人都說不想繼續參加。 但我個人其實很想讓他們去參加, 不為別的,就是為了去鍛練品格。 在體驗課之後,我覺得這裡的教練與家長都很不錯,是一個鍛練的好所在。 本來想說如果小狐熊主動想參加那一切就好辦了, 只可惜兩個都說不要。 雖然我也可以直接強制幫他們報名,叫他們乖乖去上課就對了! 但如果想要學習效果好, 那就得要是他們自己想去的才行。 或是……至少要他們以為是自己想去的才行。 所以我展開了一番遊說, 最後兩個人都開開心心地說好。 所以到了本週日下午要去上課前,大家都還是挺配合挺開心的。 然而,到了上課的時候,我在旁邊觀察, 看一看就覺得有點後悔幫小狐報名了。 因為小狐的表現讓人看得好生氣啊! 這堂課已經不只是在鍛練他們的品格了, 根本是在考驗我的修養。 假想一個情境: 如果今天可以讓一群父母從這一群足球課學生當中挑一個喜歡的小孩領回去養, 我幾乎可以保證小狐就是那個挑到最後沒人要的小孩。因為實在太難搞了! 體能不好就算了,表現出來的態度也很差。 平常在家關起來門來認真教養, 我只稍微覺得「養小孩果真困難啊!」 出來看看別人家的小孩, 才發現「靠!怎麼只有我們家的育兒難度特別特別特別高!太不公平了吧!」 別人的遊戲難度都是普通級,頂多惡夢級, 但我們家怎麼是地獄級…… 在足球課下課回家的路上, 我思想著小狐在課堂上的表現, 突然覺得自己對這個世界實在虧欠太多。 我讓小狐來到這個世上、進入這個社會、造成了許許多多的外部性, 強迫這個世界與我共同承擔小狐帶來的成本與壓力。 對此我覺得既難過又抱歉。 我當然不是故意的,但是「不小心」並不是一個逃避責任的藉口。 這一堂足球課下來, 我對教練、對同學、對家長、還有對小熊,都深深感到抱歉。 是我沒能把小狐教好。 想到這裡,就覺得自己好像必須更加努力地貢獻自己、回報社會, 才能稍稍抵減小狐對這個世界的損害。 昨天晚上回到家,我冷靜下來之後,跟小狐一起細數了他上課時的不當行為。 我表達得很清楚、小狐聽得也很冷靜。 我把我觀察到的事實都羅列出來, 因為是客觀事實、而且小熊在旁作證,證明我不是虛構亂講的, 所以小狐也沒什麼好反駁的。 然後我就針對每件事實一一解釋為什麼這個也不好、那個也...

[小狐熊週記] 20250915 你有這個時間,怎麼不去端正自己的品格呢!

昨天帶小狐熊去上了一堂足球體驗課, 班上有一個小朋友很明顯都不配合教練的指示。 其它小朋友都很開心地投入練習, 就只有這個小朋友愛做不做的, 該起跑不起跑、該繞圈不繞圈, 即便在教練的敦促下勉強動起來了,仍然是一副要死不活的死樣子。 狐熊媽媽說「真想把他抓來揍一頓。」 我也說「這種學生,就算交兩倍學費來上課,我也不想收他」 但是很不幸的,這位小朋友就是小狐。 堪稱全場最討人厭的一個小孩。 我們實在看不下去了, 一度想說要不要把他拖出來,不要干擾別人上課。 狐熊媽媽也多次在課堂進行間,走到小狐身邊提點他該怎麼做。 我們中間也趁休息喝水時間一直嘗試跟他溝通。 我覺得狐熊媽媽真是厲害, 面對這麼討厭的小孩, 在當面溝通的時候仍然能夠用正面的話語去引導他。 沒有處罰他,沒有罵他、沒有酸他、沒有威脅他。 就只有好好地講。 但有用嗎? 咦,還真的有用! 沒多久後,那個討人厭的小狐漸漸不見了。 開始變成一個正常普通的小孩。 如果我跟一個外人說「課堂上最難搞的那個人就是小狐!」 然後請他觀察足球課的學生,在剛開始上課的時候,他絕對只要三秒鐘就能認出小狐是哪一位。 但如果過了十分鐘再來看, 他大概一時之間就看不出到底哪個才是小狐了。 因為每個人看起來都很正常。 除了狐熊媽媽很厲害,我覺得教練也很厲害, 面對這麼討厭的小朋友,也是持續激勵他鼓勵他, 沒有請家長把他立刻帶走。 (呃,其實有啦,是在小狐中間有一度崩潰的時候,教練請我們把他帶到旁邊冷靜一下) 小狐這麼不配合,讓我在一旁都覺得有點窘迫。 好像是我的錯一樣(可能真的是) 但教練經驗豐富,見怪不怪。 面對這等頑劣的學生, 「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 真是厲害的教練。 我覺得教足球並不難,但是教兒童足球超難, 必須掌握很多足球以外的教練技巧。 我在一旁觀摩教練的引導手法,也學到了很多。 其實我們在出發去上這個足球體驗課之前, 狐熊媽媽就跟小狐熊解釋了, 「其實參加足球隊, 不是為了學習什麼足球技巧,甚至不是為了鍛練什麼體力。 而是去鍛練品格的!」 我覺得真是太有道理了!完全抓到兒童足球隊的精髓! 我昨天在旁觀課程的時候, 就真的覺得在目擊一個品格鍛練現場。 能夠全力認真投入練習一件事物,就是一種好品格。 撞到人,能夠勇敢地去跟對方道歉,就是一種好品格。 犯規爭議,能夠據理力爭、能夠寬宏大度,就是一種好品格。 看得我也好想加...

[小狐熊週記] 20250908 0到6歲適用,如何養出愛看書的小孩

  開學一週了, 小狐的老師跟我們說「小狐很愛看書耶!」 狐熊媽媽遂特別提醒老師說:「要提醒他不要一直看書忘記做該做的事。」 而且剛好小狐上禮拜一直看書履勸不聽, 才被提醒要把書收起來,但沒多久他又拿出來。 如此惡行,就被狐熊媽媽重重勸誡了一番。 小狐變得這麼愛看書,我肯定是做對了些什麼(或是做錯了些什麼) 如果你也想養出一個愛看書的孩子(或是想避免養出一個沉迷看書的孩子) 不妨參考一下我的做法。 1. 每天親子共讀 在小狐熊還不會走路、不會講話、看不懂文字甚至圖畫的時候, 我們家就開始親子共讀了。 通常是在睡前時間,把小狐熊抱在懷裡,一起看書。 後來小狐熊大了,懷裡擠不下了,就改成一左一右,我們三個一起看書。 一開始由我選書、後來小狐熊長大會表達了,就讓小狐熊自己挑書。 每天親子共讀,是一個非常好觀察孩子成長的機會。 你會發現他們每天識記能力都在蛻變、邏輯力與語文表達力都會飛速成長。 而且他們會很習慣從書中得到樂趣。 2. 把書隨意放在唾手可得的地方 我們家很亂,其中一半的亂源就是書。 但是這個亂有一部份是我刻意為之的。(真的不是找藉口😆) 我嘗試營造一個情境是: 「覺得好無聊哦,咦,這裡剛好有一本書,拿起來看看好了!」 整整齊齊收在書架上的書,通常是很難被主動拿出來的。 一定要到處亂放才行。 3. 借一大堆書 我們家為了節省金錢和空間,所以甚少買書。 我們的書都是從圖書館借回來的。 前幾年大多是我去圖書館選書回來, 近一年左右,也會帶小狐熊去圖書館自己挑書。 我借書不是無腦亂借的,會在圖書館站著翻閱一下,確認符合我的標準才會借。 我挑書的標準有「2要2不」: 要我自己也愛看的書。 要盡量分散在不同的領域與風格,廣泛涉獵嚐鮮。 不借劣質的書 不借說教的書 但有時候我會不小心看走了眼、誤借壞書, 我就會把它先收起來,不讓小狐熊有機會翻看。 為了給小狐熊看,我借的大多是童書。 但也借過很多非童書, 因為我想試試看非童書放在餐桌上,會不會有人好奇去翻看。 反正好書都可以盡量借,不必非得是童書。 不用預設孩子看不懂, 說不定他們還真看懂了也未可知。 也不用擔心在借期內看不完就少借。 反正書又不像食物、不吃會浪費, 盡管借、大量借,沒看完甚至沒看也沒關係。 你借 10 本,孩子可能就看個 6 本; 你借 20 本,孩子可能就看 10 本了! 4. 示範如何從書中得...

[小狐熊週記] 20250901 嚇!小狐熊變成小學生了!

 嚇!小狐熊今天開學了!! 正式成為小學生! 我以為早上帶著小狐熊走進校門、送進教室、然後跟小狐熊道別離開學校的時候, 心頭可能會泛起什麼特別的感觸感慨。 但是並沒有。 我一如往常的就去上班了。 上小學的這一天確實是一個特別的日子, 就像往常的每一天一樣。 曾有人說 「每當我想要養寵物的時候,家人朋友總是會叮嚀我要想清楚: 這是一個生命,你要照顧他三年五年甚至可能十幾年。會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與責任, 而且照顧寵物,生活上會有很多麻煩事要處理。請審慎考慮。 但論到生小孩,卻沒有人這樣提醒我。好像小孩生出來就會自動順利長大一樣。」 嗯,我覺得說得很有道理。 還好,託社會氛圍轉變的福, 現在「生小孩」這件事不再被視為人生的標準答案。 想生的人可以生,不想生的人可以不生。沒有哪一條路比較成功的問題。 那什麼樣的人會想生小孩呢?什麼樣的人適合生小孩呢? 有人說 「雖然這個世界並不完美,有悲傷有苦難, 但如果這仍是一個你會想跟別人分享的世界, 是一個想讓對方也來這世上走一遭、盡情體驗一下人生的世界, 那就值得生個小孩,把這份感動傳下去。」 嗯,我覺得說得很有道理。 老實說我在決定要不要有小孩的時候並沒有想這麼多, 當時純粹是把我隊友的人生目標就是我的人生目標。 因為我的人生目標就是跟隊友一起走到某個地方,無論那個地方是哪裡都沒什麼關係。 不過現在看來相當慶幸的是, 我還真的很想把我在這個世上體驗過的感動跟我的孩子們分享。 (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一直在跟小狐熊分享數學XD) 有些父母自己年輕時沒有唸書的機會,就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唸書考上好的學校,實現自己的心願。 也有些人小時候想學音樂或舞蹈,但沒能實現。 就會自然地把這份遺憾轉化為「希望孩子可以完成」的動力, 當孩子做到了,會帶給父母一種「啊!我終於也實現了」的感覺。 不過我目前沒什麼未竟的心願是希望我的孩子代替我達成的。 我也不覺得孩子的成功可以被演繹成父母的成功。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是我的延伸。 舉例來說, 小熊最近開始學習小提琴, 我自己其實也有想學小提琴,只是至今沒去實現。 但這兩件事是獨立的。 我不是因為自己想學才叫小熊去學的。 而且小熊就算拉琴拉得再好,也沒辦法稍稍替代我自己想學的願望。 我不是為了自己才讓小熊去學琴的, 但小熊學琴的過程中,我確實得益不少。 因為我一直纏著他教我😆 小熊必須要先消化吸收才...

[小狐熊週記] 20250825 玩遊戲不是為了贏

 前幾天小熊講了一句令人大為激賞的話 「玩遊戲不是為了贏,是為了好玩。」 --- 這幾天我跟小狐熊玩了好幾場撲克牌的記憶遊戲。 這個遊戲也有人稱之為釣魚遊戲,玩法是大家輪流翻開兩張牌, 如果數字一樣,就可以把這隻「魚」釣起來收好。沒釣起來的話,就要再蓋回去。 下一次憑著記憶再來釣一次。 魚多者勝。 在這個遊戲裡我們互有勝敗,而人性也表露無遺。 小狐是一個爭強好勝的人, 玩什麼桌遊都想要贏, 輸了就會生氣不開心。 反觀小熊, 拿了最後一名也笑咪咪, 拿了第一名也笑咪咪。 勝不驕、敗不餒, 真正把這場「遊戲」玩得自在通透。 媽媽問他「釣魚遊戲好玩嗎?」 小熊說「好玩!」 媽媽再問「輸了也好玩嗎?」 小熊說「好玩啊!」 媽媽又問「為什麼輸了也好玩呢?」 小熊說「玩遊戲又不是為了贏,是為了好玩!」 嘩,簡直太有智慧了啊! --- 不過這句話讓我激賞的真正原因, 不是因為這句話多有智慧, 而是因為這是我教他的🤣🤣🤣 還記得大概是三個禮拜前吧, 也是跟小狐熊一起玩桌遊, 小狐玩得不如意,又開始小鬧脾氣, 我就開始跟他講這番大道理。 玩遊戲本為消遣作樂, 如果玩到不歡而散,不但賠上了這一次,連下一次都沒有人要跟你一起玩了。 如果大家都不想贏、牌都隨便亂出、規則都隨便亂玩, 玩起來當然不好玩。 但如果大家都只想贏,把勝負看得比什麼都重要, 那玩起來也還是不好玩。 我們雖然在玩桌遊的時候看起來是以「勝利」為目標, 但那只是表面目標。 如同小熊所說,我們真正的核心目標是在追求快樂。 只不過往往要透過「追求勝利」這個手段才更有機會獲得快樂, 所以才假裝在追求勝利。 如果失去了追求勝利這個動機, 玩起來就會不夠投入、不夠投入就不夠深刻、不夠深刻就不好玩。 玩遊戲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好玩啊! 要是玩到哭哭鬧鬧,豈不太笨了呢。 當時我闡述這番道理當然是對著小狐說的, 只是一旁的小熊也聽了進去。 想不到過了兩三個禮拜後,小熊還能趁機表述出來。 我當然大為激賞啊!原來我講話,小熊都有在聽! --- 這個道理我其實是從大學參加羽球系隊體悟出來的。 我們一介系隊,作為一個業餘球隊, 贏一些校際小比賽又沒什麼獎金, 還需要認真追求勝利嗎? 這就要思考一下,參加系隊到底追求的是什麼? 通常稍微想一下就知道,其實不是為了那最終比賽的成績,而是那美好的過程。 比賽最後到底有沒有得名,一點都不重要,...

[小狐熊週記] 20250818 請小熊教我小提琴

 小狐熊要上小學了, 小學有各種社團可以參加。 小熊竟然選擇了參加弦樂團!我還真是沒有料到。 如果小熊選了腦力類型的社團, 我可能不會那麼意外, 因為我自己就是很擅長腦力的人。 如果小熊選了運動類型的社團, 我也不會那麼意外, 因為我自己就是很擅長運動的人。 推己及人嘛, 我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會覺得別人喜歡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但是小熊竟然選了音樂類型的社團, 呃,我可不是擅長音樂的人啊。 不過雖然我不是擅長音樂的人, 但是狐熊媽媽琴唱雙絕, 這樣講起來, 小熊選音樂性質的社團也就不奇怪了。 不過目前可能也說不準, 畢竟小熊從來沒有接受過任何音樂或樂器訓練, 甚至也沒有去看過音樂表演。 他真的知道什麼是音樂社團嗎? 他心中想像的「弦樂團」究竟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他到底是基於什麼樣的想像,才選了這個社團,我也是十分好奇。 雖然我不是擅長音樂的人, 但我至少是很喜歡學習樂器與樂理、也很喜歡練琴的人。 我們家今年買了一台電鋼琴, 如果它有紀錄使用者時數的功能, 那我迄今的練琴時數紀錄, 可能是其它三個人總和的十倍還不止。 我彈的內容很初階,就是隨便把買琴送的樂譜拿起來彈, 或是把別人送我們家的二手樂譜拿出來彈。 練琴也沒什麼目的性,就是好玩而已。 好玩在哪呢? 好玩在學習一個新東西的過程中, 可以觀察自己如何學習, 然後試著掌握一些學習的方法, 再把這些學習的方法拿去學其它東西。 啊,那這樣講起來的話,我其實是有目的性的。 就是為了學習而學習的。 學什麼不是重點,我就只是想練習學習而已。 我認為每學會一個新東西, 就會讓自己的悟性更提高一點點, 以至於以後學其它的新技能的時候就能更順利一點。 我猜想十年後的我仍然有很多必需學習的東西, 而且有些東西可能甚至還沒問世。 就拿現在的 AI 技術來比喻, 你十年前可能也沒想過,原來 prompting 也可以成為一個技能。 我也不知道十年後我會需要學什麼東西, 所以我決定現在先把「學習的能力」培養好, 十年後不管要學的是什麼,都能一學就會,學什麼像什麼。 推己及人, 我在教養小狐熊的時候, 也是傾向讓他們擁有核心的學習能力就好。 至於現在到底要透過學什麼來培養學習的能力,那就隨便吧。 就像之前的小狐熊週記提到過的: > 所以關於學程式,我的看法是: 不需要刻意讓孩子學程式,也不用特別避免孩子學程式。 覺得有趣就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