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精選文章

[小狐熊週記] 20250331 在 AI 時代到底要培養什麼能力

前陣子小狐熊開始在玩 Switch 上的寶可夢遊戲(朱與紫), 他們非常熱衷,對寶可夢如數家珍。 本來前天禮拜六有安排一個讓他們可以打電動的時段, 但因為家庭行程臨時生變,變得沒時間打電動, 小狐還失望地哭了。 我們當下就跟他說隔天禮拜天下午還有機會再安排一次。 不過這個安排不是保證,而是一個條件式的約定。 並非承諾「小狐熊禮拜天下午可以打電動」 而是承諾「如果小狐熊禮拜天下午該做的事都有做完,不該做的事都沒做,而且空閒時間還夠,那就可以打電動。」 這邊所謂該做的事情,是寫作業和複習英文。 不該做的事,是惡性哭鬧發脾氣、拖拖拉拉不配合。 「該做的事」相對客觀,有完成就是有完成,沒完成就是沒完成。 但「不該做的事」非常主觀。 生氣鬧脾氣是狐之常情,遇到不想做的事情就稍微拖延也是在所難免。 但超過哪一條線才算是「惡性」呢? 全看爸爸媽媽自由心證。 不過通常溝通起來也沒有什麼異議。 小狐自己也知道什麼樣叫做合理情緒、什麼樣叫做惡意犯規。 只是他雖然知道卻不一定能做到。 所以當他沒做到,也還是會有點自知之明, 倒也不會抵賴說自己有做到。 我不但不會刻意刁難小狐熊讓他們不能玩電動, 相反地,我還非常希望他們能夠打電動。 因為只要他們成功玩到電動,就表示家裡一切順利,大家該做的事都有做完~ 所以以我的立場,當然是很想幫助他們達到目標的! 所以昨天早上我就跟小狐熊分享了「事前驗屍」(premortem)這個技巧。 --- 什麼是事前驗屍? 名字聽起來有點驚悚,但概念很簡單。 舉一個小朋友的例子來說: 當老師要帶全班去校外教學, 老師會先問一個假設性問題: 「如果這次校外教學最後以大失敗收場, 大家都不開心,想玩的都沒玩到。 可能會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然後老師可能會列出很多個可能的情況: • 小朋友走一走走丟了? • 下雨大家都沒帶雨衣? • 車子塞車,到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 忘了帶午餐? 想完這些「可能發生的糟糕事情」,老師就可以一一準備: • 幫每個人準備聯絡卡 • 提醒帶雨衣 • 提早出發 • 確認便當都有帶 這樣真正出發的時候,就比較不會出問題! 先想像一下如果「校外教學」不幸死了,死因可能是什麼? 這種「在事情發生前,先假裝失敗了,然後推測原因」,就叫做事前驗屍(premortem)。 不是在真的出事後才後悔,而是提早想像可能的麻煩,讓事情變得更完美! --- 由於這...

[小狐熊週記] 20250324 孩子的責任就是負責好好地玩認真地玩

圖片
  前幾天看小狐熊在玩拼圖,我說: 「拼圖這種東西,拼完之後沒多久就要拆掉收起來, 那不就是白拼了嗎?」 「數獨這種東西,寫完之後不也就丟掉了嗎?寫數獨有什麼用處呢? 」 然後我就開始回答我自己的問題: 「不管是拼圖還是數獨,圖的不就是個好玩嗎!只要好玩就好了啊! 何必有什麼用。」 「而且小孩子的責任就是要負責玩,要玩很多很多好玩的東西才行! 」 我忍不住又繼續延伸講下去: 「其實大人的責任也是一樣,每天都要找很多好玩的事來做!」 「例如上班工作!」 把上班工作說成是好玩的事, 這等驚世駭俗的言論在外面講,恐怕會被噴爛。 不過在我們家不會。 我們家的價值觀在我的調教之下, 已然十分偏差 在我們家, 數學也是好玩的事, 刷馬桶也是好玩的事, 上班工作也是好玩的事。 果不其然, 狐熊媽媽聽到我這麼說, 也在旁表達認同, 附和說他現在每天上班就是一件好玩的事 --- 時不時就會有人發出疑問: 「有了 AI 、有了機器人,人們是不是就不再需要工作了?」 這一題,我覺得是也不是。 要看你是怎麼看待工作的。 如果你對「工作」的定義是「提供勞動力,因而得以糊口」—— 那確實有可能很快人類就不再需要工作了。 畢竟自動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吃喝住行甚至能源都可以「 機器養機器」, 人類甚至可以像現在的社福體系一樣, 讓有些人不必生產也能活下去。 當生存不再需要工作,人類到底該做什麼? 我的答案是:玩。 我對「工作」的另一層定義就是「玩」—— 一種「使自己感到快樂的手段」。 以這個定義來說, 人永遠不會停止工作。 正如同孩子不會停止玩樂一樣。 只要人類還是人類,沒有變成其它物種, 「追尋意義、追尋快樂」就是刻在我們骨子裡的本性難移。 有的人在數獨裡找到快樂, 有的人在拼圖裡找到快樂, 有的人在積木裡找到快樂, 這些都是沒什麼生產價值的活動,帶來快樂就是它最大的價值。 而有的人在破譯基因上找到快樂, 有的人在鑽研物理上找到快樂, 有的人在研究自動化上找到快樂, 這些都是令人快樂的活動,只是剛好對這個世界有一些產出貢獻, 因而成為了一種職業。 從事這些活動的人, 平常看起來可能像是為了糊口而努力工作, 但其實當人生可以不再工作, 這些人大概也不會停止工作。 不是工作需要這些人, 是這些人需要工作! 所以有了 AI 、有了機器人,人們還是需要工作! 因為人活著需要意義、需要快樂。 如果你...

[小狐熊週記] 20250317 學歷不重要?企業真正想要的人才特質

圖片
 我最近聽到一位講者說, 現在讀什麼科系跟做什麼工作,已經沒有什麼相關了。 因為有太多新工作都是過去從來不存在的, 職場上所需的技能,學校根本來不及教。 對此我甚有共鳴, 作為一個經濟系畢業的工程師, 我自己就是從事跟大學科系低度相關的工作。 我又聽到那位講者說: 現在企業徵才,不限學歷不限科系, 只要有這四個特質,就是老闆們想爭取的員工! 哪四個特質呢? 好奇肯學 察言觀色 辦事牢靠 誠信正直 對此我更有共鳴了, 因為如果有人問我:有什麼值得分享給職場新鮮人的經驗與智慧? 我想差不多也就是這四點了。 這四點不只適合拿來跟年輕人分享, 我也覺得值得拿來跟我的孩子分享。 孩子要唸什麼科系、學什麼技能, 都只是枝微末節的小事。 畢竟沒有人能夠預測 10 年後的世界長什麼樣子。 唯一確定的是:現在做的職涯規劃,不出 10 年肯定過時。 但上述四個美德已流傳了千年, 我估計至少還會再流傳個千年。 讓孩子從小就往這幾個面向培養,應當是穩賺不賠的。 那要怎麼培養呢? 老實說我還真不知道, 所以我跟 ChatGPT 討論了一下, 請他給我一些具體的方法。 以下是整理了 ChatGPT 的回答: 1. 好奇肯學(愛探索、願意學習新事物) 💡 方法: ✅ 建立「好奇時間」——每天預留 10-15 分鐘,讓孩子問你任何問題,然後一起找答案(可用書籍、影片、實驗等方式)。 ✅ 鼓勵提問,避免直接給答案——當孩子問問題時,可以回問:「你覺得呢?」引導他思考後再給予補充。 ✅ 設計「探索小任務」——例如:「這週我們一起找出三種不同的雲,看看它們的名字和天氣的關係!」 ✅ 閱讀各種類型的書籍——除了故事書,也可以一起看科普書、世界地圖、動植物圖鑑等。 🛠 實踐挑戰 • 「為什麼挑戰」:一天內讓孩子想出 5 個「為什麼」,例如「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為什麼冰塊會浮起來?」 • 「角色扮演科學家」:讓孩子設計一個小實驗(例如種子發芽、磁鐵吸引力),觀察結果並做出假設。 ⸻ 2. 察言觀色(理解他人感受,擁有同理心) 💡 方法: ✅ 練習「情緒偵探」——當看動畫、故事或現實生活時,問孩子:「你覺得這個角色現在是什麼心情?」、「為什麼他這麼做?」 ✅ 角色扮演遊戲——讓孩子嘗試不同角色,例如「你現在是老師,學生不專心,你會怎麼辦?」 ✅ 「共情對話」——當孩子有負面情緒時,先幫他描述:...

[小狐熊週記] 20250310 是否該為了孩子的校外教學而向公司請假?

圖片
我有個朋友, 他家也有跟小狐熊年紀相仿的兩個小孩。 對於常有人說「帶小孩出國值得嗎?小孩又不記得!」 我們都有一個共識是「小孩不記得有什麼關係,我記得啊!」 帶小孩出國的確是一件花錢花時間花力氣的苦差事, 但之所以值得, 不只是能幫小孩創造回憶, 主要是能幫自己創造回憶。 這種為了自己利益的出發點該說是自私嗎? 可能倒也不能說不是。 還有很多父母為孩子做的事, 像是帶孩子旅遊、陪孩子講故事、陪孩子玩, 可能也都只是因為這些事情會讓父母自己感到開心,所以才努力去做。 只是剛好在努力的時候, 產生了一些正的外部性,孩子就也得到了一些附加好處。 --- 這禮拜小狐熊學校即將舉行的校外教學, 也有開放家長名額。 小狐有找我這次一起去。 哎喲,若不是小狐邀請我, 我想都沒想過要參加孩子的校外教學。 因為就算公司免費送我一天假讓我陪小孩, 我可能還是寧可選擇上班。 因為某方面來說,上班比陪小孩更好玩。 更何況公司並沒有送我一天假…… 請假是要花錢的! 如果請假, 我不但會損失可以上班的機會, 更額外損失了幾千元的工資。 簡直賠了夫人又折兵。 但我還是報名參加了這次的校外教學😆 因為小狐邀請了我。 我覺得如果是小狐主動找我一起參加, 這樣子好像就蠻值得去的。 當然, 如果在小狐邀請我的時候,我跟他說 「蛤,可是我比較想要上班耶! 而且如果我去上班,額外賺到的錢還可以給你扭一大堆扭蛋哦~ 你比較想要我陪你去校外教學呢? 還是比較想要一大堆扭蛋呢?」 我料想他肯定會選擇一大堆扭蛋的。 所以我沒有把這個選項講出來跟他討論XD 我直接答應他的邀請,報名參加校外教學。 因為我覺得如果是小狐主動邀請我, 那這個行程的價值就蠻高的。 高到足以彌補我不能上班的樂趣損失,以及工資損失。 甚至如果小狐對我說: 「爸爸,拜託你不要來校外教學!我比較想要扭蛋! 你不要來參加啦,只要去賺錢買扭蛋給我就好!」 那我會跟他說: 「那我願意半夜不睡覺去兼差打工, 想辦法再另外賺錢,買一樣多的扭蛋給你! 但我還是想跟你一起參加校外教學!」 --- 這個決策過程顯示出: 我不是為了讓小狐開心才陪他去校外教學的。 如果只是為了要讓他開心, 我送他一大堆扭蛋就好了,這樣他反而還更加開心。 但我是為了自己開心才去的。 我重視我和小狐熊之間的關係, 渴望創造一些共同的深刻回憶。 這些共同回憶,在小狐熊的心中可能也有屬於他...

[小狐熊週記] 20250303 低級的欲望只要放縱就能滿足

小狐熊最近沉迷數獨。 而我應該是我們家近期練習數獨最多的人吧, 因為我既陪小狐寫,又陪小熊寫。 而且我既要把提示拿捏得剛剛好:不能太隱晦讓小狐熊沒聽懂,又不能太淺白而破壞了挑戰性, 還要有條有理的剖析思路,讓小狐熊完全理解每一步的邏輯。 陪練了幾輪下來, 我感覺自己簡直是數獨大師了。 於是我做了一件蠢事…… 我跑去跟狐熊媽媽叫陣,想比賽一下誰數獨寫得又快又好。 其實這個比賽大概在20年前就比過了, 而我輸得一敗塗地。 但當年我也沒什麼練習,輸了也不以為意。 但最近可不一樣了! 在教學小狐熊之餘,我自己也偷練習了一下, 教學相長之下,已非昔日阿蒙。 於是我就興沖沖跑去挑戰狐熊媽媽。 結果我又輸了。 同一道數獨題目,我慢了將近三分鐘。 不信邪, 我再次挑戰另一題, 結果又輸了近兩分鐘。 只能心甘情願跟狐熊媽說一聲 「我願稱你為最強。」 兩輪下來, 我已無心再戰, 直接宣佈狐熊媽媽在我們家「數獨首席」的地位。 只是我一邊嘴裡還嘟囔著 「真是太不公平了……有人整天躺平,我這麼努力練習……為什麼……」 --- 在我跟狐熊媽媽決鬥時, 小狐熊都在旁邊觀戰, 所以狐熊媽媽數獨霸主的地位是全家公認的。 而小狐熊還無法參加比賽, 因為他們連一題都無法順順解出來。 而每當小狐熊卡關寫不出來的時候,他們就會忍不住翻看答案。 我並不反對他們看解答。 寫數獨本是為了好玩,只要好玩,題目在你手上,想怎麼玩都可以。 如果覺得在格子裡不按規則亂寫一通很好玩,那就亂寫一通吧。 如果覺得抄答案很好玩,那就盡量抄吧。 反正又不是比賽或考試,只有無損公平,有何不可。 我本來還閃過一個念頭是:這樣會不會太浪費數獨題目? 畢竟數獨題目是有限的,每玩掉一題就少了一題。 但我只用了半秒就作廢了這個想法。 任何人此生應該都不會有把數獨題目寫完的一天, 姑且可視為無限多題吧。既是無限多題,就沒有浪費的問題。 而且我心裡真正想的是,抄答案雖然一時爽,但很快就會不想抄了。 我跟小狐熊說: 「低級的欲望只要放縱即可滿足,高級的欲望需要靠自律才能滿足。」 光是把數獨格子寫滿哪有什麼困難的,只要放縱自己去抄抄答案,一分鐘就搞定。 但是如果你想要享受獨力破解一整題的樂趣與成就感, 很抱歉,這個欲望太高級了, 你必須拿出對等的代價來交換。 這話是我對小狐熊說的, 但小狐熊聽過便算, 反倒是我後續對這番道理咀嚼再三。 教養小孩真的會...

[小狐熊週記] 20250224 玩數獨對孩子有什麼幫助呢?

圖片
本週小狐熊開始沉迷一個新玩意:數獨。 起源是我朋友某天傳了一個數獨題目給我, 我在家裡執筆思考良久。 一旁的小熊看見了,好奇我在寫什麼東西, 我就跟他介紹了一下數獨這玩意兒, 也順便找了一個簡單版題目給他玩。 從此小熊開始一題接一題的刷題之路。 一開始我是把網路上找來的題目隨便抄在一張廢紙上給小熊玩, 後來覺得張羅廢紙太麻煩了, 我改成直接抄在小熊的筆記本上。 後來小熊把我抄給他的筆記本題目寫完了, 狐熊媽媽就直接從網路上列印了一張題目給小熊, 省得還要自己動手畫格子抄數字。 沒多久, 我們就直接去書局買了一本數獨題本, 如此短期內應該都不需要再費心抄寫或列印題目了XD 當我們在幫小熊買數獨題本的時候, 小狐當然就說他也想要買, 雖然小狐當下根本未曾認真玩過一次數獨, 但這種只要一百多元就可以解決的公平感問題, 沒道理不買! 於是我們就也幫小狐買了一本同樣難度的不同題本。 反正要是小狐不玩,還可以給小熊玩, 也不會浪費XD 數獨是數學嗎? 在這幾天玩數獨過程中, 小狐熊跟我討論到「數獨是一種數學嗎?」 我的回答是:是也不是。 不是的原因是: 玩數獨完全不需要一般人所謂的數學能力。 數獨裡雖然看起來都是數字, 但玩起來連最基本的計算能力都不需要。 畢竟數獨就只是借用了數字來當作符碼。 如果今天把數獨裡 1 到 9 全部代換成另外 9 種符號, 例如這九個 emoji : 😂 🤣 😍 😘 😊 😎 😭 🥺 🤔 這種數獨一樣可以玩,核心規則也完全一樣: 「每列每行每宮都要有這九個 emoji。」 可見數字在數獨裡只不過是像圖案一樣的裝飾品。 我們當然不能因為這個遊戲有出現數字,就說他是數學遊戲。 那麼,數獨不是數學遊戲囉? 很抱歉, 我們也沒辦法僅因為他的數字可忽略,就認為他不是數學遊戲。 因為就像我常常跟小狐熊說的:很多數學是沒有數字的!! 例如拓撲學、圖論、集合論。 數獨的數字雖然只是個裝飾品, 但數獨所用到的邏輯推理恰和許多數學思維類似。 所以我們似乎也不能斷定說他不是一種數學遊戲。 玩數獨可以鍛練的能力 不過不管數獨是不是數學遊戲, 說他是益智遊戲應該沒人會反對吧? 不過我倒覺得他也沒那麼益智。 解數獨題目這件事毫無疑問是可以練習的技能, 愈練就會愈強。 但你就算把自己練成了超強的數獨大師, 練到任何數獨題目都能秒殺, 智力也未必會高到哪裡去。 因...

[小狐熊週記] 20250217 愈是努力,愈是差勁?

圖片
有些人對我一直有個印象, 覺得我常常跟小狐熊分享一些有的沒的的奇怪知識…… 是的沒有錯! 我就是如此XD 各種雜談 前幾天在跟小狐熊討論微波爐烹調食物是否對人體有害, 我就從水分子的極性開始聊起, 講到了原子,又講到了夸克, 然後我順手從旁邊抽出一本書:「超弦理論」 邊翻邊讚嘆基本粒子竟然有這麼多種。 不消說,小狐熊根本沒聽懂。 只有我自顧自講得很開心。 -- 昨天還跟小狐聊到「愛鬧脾氣的小狐就是我們家最大的災禍」, 我說「小狐要是可以像周處除三害為我們除此大患就好了」。 小狐便問「周處是什麼?」 我就開始講周處的故事。 雖然我對這個故事不熟,講得坑坑巴巴, 但小狐應該是有比聽超弦理論的時候懂XD -- 昨天另一個閒聊主題, 是小狐主動問我: 「為什麼有時候會有兩個成語是一樣的意思呢?,像是一箭雙鵰和一石二鳥。」 我說「可能是從兩個地方各自發明出這個成語的」 然後我就開始講微積分的故事 「就像牛頓和萊布尼茲各自發明了微積分一樣, 用了不一樣的符號表達一樣的概念。」 所以說, 是的,沒錯, 我的確很喜歡跟小狐熊分享一些有的沒的的知識XD 但我花更多時間講別的東西 於是就有人以為,我跟小狐熊相處的時光,對話內容泰半都是這些雜談。 錯了。 並不是這樣的。 我跟小狐熊之間的對話, 其實更多的是在教他們怎麼把生活常規認真做好。 我花了非常多篇幅,一而再、再而三地反覆教導與提醒。 像是我經常在提醒小狐熊記得洗手, 並且不厭其煩的再三解釋洗手這件事為什麼重要。 其它像是吃飯要坐好、 咳嗽打噴涕要捂住口鼻、 書和玩具要收好、 桌椅地板弄髒了要清理乾淨、 不要說謊、 看到人要打招呼、 道別時要說再見、 別人講話要回應、 撞到人要說對不起, 諸如此類的生活常規。 有時候我自己都覺得唸得好煩, 可是怎麼小狐熊都還是講不聽呢。 要是觀察小狐熊的語文或數學能力, 可能會以為他們的父母花了很多時間心力在教這個。 要是觀察小狐熊的生活常規, 可能會以為他們的父母都沒在教這個。 錯了錯了! 恰好是反過來的。 我們沒什麼出力的地方,他們表現都很好; 而我們最努力最邁力的地方,恰是他們最差勁的地方。 這讓我想起了我的大學歷史課。 被當的歷史 我大學的時候並不是個認真的學生, 各科只求 pass 就好, 我當然不想被當,因為我覺得重修太浪費時間了, 但我也不想衝成績,因為我也覺得衝成績太浪費時間了X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