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工作」標籤的文章

[小狐熊週記] 20250324 孩子的責任就是負責好好地玩認真地玩

圖片
  前幾天看小狐熊在玩拼圖,我說: 「拼圖這種東西,拼完之後沒多久就要拆掉收起來, 那不就是白拼了嗎?」 「數獨這種東西,寫完之後不也就丟掉了嗎?寫數獨有什麼用處呢? 」 然後我就開始回答我自己的問題: 「不管是拼圖還是數獨,圖的不就是個好玩嗎!只要好玩就好了啊! 何必有什麼用。」 「而且小孩子的責任就是要負責玩,要玩很多很多好玩的東西才行! 」 我忍不住又繼續延伸講下去: 「其實大人的責任也是一樣,每天都要找很多好玩的事來做!」 「例如上班工作!」 把上班工作說成是好玩的事, 這等驚世駭俗的言論在外面講,恐怕會被噴爛。 不過在我們家不會。 我們家的價值觀在我的調教之下, 已然十分偏差 在我們家, 數學也是好玩的事, 刷馬桶也是好玩的事, 上班工作也是好玩的事。 果不其然, 狐熊媽媽聽到我這麼說, 也在旁表達認同, 附和說他現在每天上班就是一件好玩的事 --- 時不時就會有人發出疑問: 「有了 AI 、有了機器人,人們是不是就不再需要工作了?」 這一題,我覺得是也不是。 要看你是怎麼看待工作的。 如果你對「工作」的定義是「提供勞動力,因而得以糊口」—— 那確實有可能很快人類就不再需要工作了。 畢竟自動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吃喝住行甚至能源都可以「 機器養機器」, 人類甚至可以像現在的社福體系一樣, 讓有些人不必生產也能活下去。 當生存不再需要工作,人類到底該做什麼? 我的答案是:玩。 我對「工作」的另一層定義就是「玩」—— 一種「使自己感到快樂的手段」。 以這個定義來說, 人永遠不會停止工作。 正如同孩子不會停止玩樂一樣。 只要人類還是人類,沒有變成其它物種, 「追尋意義、追尋快樂」就是刻在我們骨子裡的本性難移。 有的人在數獨裡找到快樂, 有的人在拼圖裡找到快樂, 有的人在積木裡找到快樂, 這些都是沒什麼生產價值的活動,帶來快樂就是它最大的價值。 而有的人在破譯基因上找到快樂, 有的人在鑽研物理上找到快樂, 有的人在研究自動化上找到快樂, 這些都是令人快樂的活動,只是剛好對這個世界有一些產出貢獻, 因而成為了一種職業。 從事這些活動的人, 平常看起來可能像是為了糊口而努力工作, 但其實當人生可以不再工作, 這些人大概也不會停止工作。 不是工作需要這些人, 是這些人需要工作! 所以有了 AI 、有了機器人,人們還是需要工作! 因為人活著需要意義、需要快樂。 如果你...

[小狐熊週記] 20230327 家庭主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作嗎? Is being a homemaker the greatest job in the world?

圖片
最近看到 一篇文章 ,據稱是洛克斐勒寫給他兒子的其中一封信, 洛克斐勒在信中分享了自己對於工作的價值觀。 而小狐熊週記某方面來說也可以說是我寫給小狐熊的信, 我也常常在週記中寫下了我想分享給小狐熊的價值觀。 而洛克斐勒這封信所寫的內容,恰也是我最近想表達的觀念。 那既然他先寫了,我就不再重複了。 謹轉貼在此: 洛克菲勒給他的兒子寫的一封信 畢竟同樣一句話,由洛克斐勒口中說出來, 比我有說服力得多得多了。 我很認同信中開頭的寓言小故事, 沒有工作可以做的地方簡直就是地獄。 我還蠻喜歡工作的。也可能是我運氣一直還不錯、 一直都可以在工作中找到樂趣, 是以我常在禮拜天帶著期待的口氣說「明天又可以上班囉~」 雖然在小狐熊剛出生的頭兩年,講出這句話,可能帶有一點「 育兒好累、不如上班」的逃避心理。 但是如今小狐熊都變得成熟能溝通了、育兒也不再那麼辛苦了, 我在享受週末的輕鬆家庭時光的同時,仍然還是會發自內心地講出「 明天就可以上班囉~wakuwaku」 口說無憑,除了聽我嘴巴上怎麼說的, 不妨也看看我實際上是怎麼做的: 我總是喜歡每天早早進到公司、快快地投入工作, 享受早晨的工作時光。有的時候若是小狐熊早上拖拖拉拉、 害我不能早點上班,我還會覺得相當不高興。 在公司門禁允許的情況下,週末假日我也喜歡進辦公室, 甚至比平時更喜歡去。因為假日比較不會有人打擾我做事。 我的年假也總是累積著沒去動他。因為休假在家固然開心, 但是比起在公司工作,其實也就是差不多開心而已。 既然兩邊一樣開心,我有什麼理由要浪費年假呢? 老實說我這樣的心態鮮少能得到共鳴。大多數人均以社畜自居, 工作得不情不願。能休息決不工作、能放假絕不上班。 彷彿這份工作是被老闆逼的一樣。 我理智上明白每個人可能都有不同的不得不工作的苦衷, 但是當我讀到洛克斐勒這段話仍然忍不住拍案稱是: 「是誰給了你就業的機會?是誰給了你建設家庭的可能? 是誰讓你得到了發展自己的可能? 如果你已經意識到了別人對你的壓榨,那你為什麽不結束壓榨, 一走了之?」 工作其實是一件可以很好玩的事情。 誠如洛克斐勒信中所述: 「我初進商界時,時常聽說,一個人想爬到高峰需要很多犧牲。 然而,歲月流逝,我開始了解到很多正爬向高峰的人,並不是在『 付出代價』。他們努力工作是因為他們真正地喜愛工作。 任何行業中往上爬的人都是完全投入正在做的事情,且專心致志...

[轉貼]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一封信 Rockefeller writes to his son: heaven is also hell

 親愛的約翰: 有一則寓言很有意味,也讓我感觸良多。那則寓言說: 在古老的歐洲,有一個人在他死的時候,發現自己來到一個美妙而又能享受一切的地方。他剛踏進那片樂土,就有個看似侍者模樣的人走過來問他:「先生,您有什麽需要嗎?在這裏您可以擁有一切您想要的:所有美味佳肴,所有可能的娛樂以及各式各樣的消遣,其中不乏妙齡美女,都可以讓您盡情享用。」 這個人聽了以後,感到有些驚奇,但非常高興,他暗自竊喜:這不正是我在人世間的夢想嘛!一整天他都在品嘗所有的佳肴美食,同時盡享美色的滋味。然而,有一天,他卻對這一切感到索然無味了,於是他就對侍者說:「我對這一切感到很厭煩,我需要做一些事情。你可以給我找一份工作做嗎?」 他沒想到,他所得到的回答卻是搖頭:「很抱歉,我的先生,這是我們這裏惟一不能為您做的。這裏沒有工作可以給您。」 這個人非常沮喪,憤怒地揮動著手說:「這真是太糟糕了!那我幹脆就留在地獄好了!」 「您以為,您在什麽地方呢?」那位侍者溫和地說。 約翰,這則很富幽默感的寓言,似乎告訴我:失去工作就等於失去快樂。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有些人卻要在失業之後,才能體會到這一點,這真不幸! 我可以很自豪的說,我從未嘗過失業的滋味,這並非我運氣 ,而在於我從不把工作視為毫無樂趣的苦役,卻能從工作中找到無限的快樂。 我認為,工作是一項特權,它帶來比維持生活更多的事物。工作是所有生意的基礎,所有繁榮的來源,也是天才的塑造者。工作使年輕人奮發有為,比他的父母做得更多,不管他們多麽有錢。工作以最卑微的儲蓄表示出來,並奠定幸福的基礎。工作是增添生命味道的食鹽。但人們必須先愛它,工作才能給予最大的恩惠、獲致最大的結果。 我初進商界時,時常聽說,一個人想爬到高峰需要很多犧牲。然而,歲月流逝,我開始了解到很多正爬向高峰的人,並不是在「付出代價」。他們努力工作是因為他們真正地喜愛工作。任何行業中往上爬的人都是完全投入正在做的事情,且專心致志。衷心喜愛從事的工作,自然也就成功了。 熱愛工作是一種信念。懷著這個信念,我們能把絕望的大山鑿成一塊希望的磐石。一位偉大的畫家說得好,「痛苦終將過去,但是美麗永存」。 但有些人顯然不夠聰明,他們有野心,卻對工作過分挑剔,一直在尋找「完美的」雇主或工作。事實是,雇主需要準時工作、誠實而努力的雇員,他只將加薪與升遷機會留給那些格外努力、格外忠心、格外熱心、花更多的時間做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