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小狐熊週記] 20230619 我要把我的聰明藏起來 I want to hide my cleverness

圖片
某天小狐發現了一個新知,小狐說「我要跟小熊說, 讓小熊去告訴學校其它人!」 我 遂好奇地請教小狐,為什麼不自己跟大家說, 而是要讓小熊去跟大家說呢。 小狐:「我要把我的聰明藏起來。」 咦!我心下大為驚奇,這句話是誰教小狐說的呢? 小狐已經走了這個地步了嗎? 我早知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但是原來這麼快就已經到了嗎? 在典型的「見山又是山」思維中,人們在「聰明」 這件事上可能會經歷到一種螺旋型上升:1. 一開始顯得笨拙 → 2. 變得聰明 → 3. 又重新變得看似笨拙。 而小狐熊可能又受這種循環思維影響尤深。 因為小狐熊打從還沒出生、才僅僅在母腹中剛取好名字的時候, 就已經被套在這種非線性人生觀的框架裡了。 小狐想要把自己的聰明藏起來,豈不就是第三階段的返璞歸真嗎。 不過也有可能小狐還只是在第二階段, 只是想要假裝自己已經到了第三階段。如果我們稱第三階段叫「 假裝笨拙」,那小狐可能就是在「假裝 假裝笨拙 」。 也就是還沒有達到反璞,先假裝歸真一下 當然第三階段不是人生的頂點。人生不是只有「見山是山、 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三個階段而已。 如同楊過練劍的情節描述: 「楊過日日在海潮之中練劍,日夕如是,寒暑不問。 木劍擊刺之聲越練越響,到後來竟有轟轟之聲,響了數月, 劍聲卻漸漸輕了,終於寂然無聲。又練數月,劍聲復又漸響, 自此從輕而響,從響而輕,反覆七次,終於欲輕則輕,欲響則響,」 我預期在展示聰明的這個維度上,初期將會有以下幾個階段 1. 表現愚拙 2. 表現聰明 3. 把聰明藏起來不表現出來 4. 故意把藏起來的聰明不小心露出來 5. 把故意不小心露出來的聰明修飾得不著痕跡 6. 故意不小心留下一些修飾不掉、無可推諉的聰明痕跡 7. ...... 至於再更後面更複雜的層次,我沒體會過便也描述不出。 不知道小狐熊何時能到達欲愚則愚,欲明則明的地步。 到時候再請他們跟我分享一下那是個什麼境界。 同日後來聊到了另一個話題, 我問小狐熊想不想帶餅干去跟學校同學分享, 這時候小狐就很大方地表示樂意出面發放餅干給大家, 這次就完全沒有想派小熊發送的意思  於是我又向小狐發表了我的詮釋:「聰明是一種天賦, 善良是一種選擇;你選擇把你的聰明藏起來, 並且選擇把你的善良展現出來。」 小狐沒有肯認或否認我的詮釋。且讓我們繼續觀察。 上禮拜的週記 提到了《寶寶的統計物理學》。 這禮拜...

[小狐熊週記] 20230612 這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 This is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圖片
阿羊:「為什麼地上玩具亂七八糟的呢?」 小狐:「這 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 (設計對白) 這禮拜我們讀了一本書:《寶寶的統計物理學》。 是我在逛圖書館的時候,從架上隨手挑了帶回家的。 我本來對這種書名很是反感。因為他給我一種競爭感、 壓迫感與功利感。 好像為了在十幾二十年後能進一個好的學校或好的公司, 從現在開始就要把這些知識灌進孩子腦子裡。 對於這種育兒法,我不評價好壞,僅表達我個人的好惡…… 我不喜歡。 所以如果光看書名,我是絕對不會借這本書的。 但基於好奇我就在圖書館站著隨手把它翻完了,短短三分鐘, 立刻改變了我的想法。 書就像是一個一個的好朋友,每當遇見一本書或一個人的時候, 我心中都會根據當時所有的資訊做出種種預測。 有人說這是在貼標籤、有人說是刻板印象、也有人說這是一種歧視。 不過我管這個叫做「條件機率」。 條件機率代表了隨著條件愈來愈明確,預測也會愈來愈準確。 在我主觀的機率裡,若是不看書名、 隨手從架上盲抽一本書的情況下, 抽中一本好看的書的先驗機率大約是15%。而當我看到書名, 進而根據書名來預測這本書好不好看時, 就是在根據新的條件來修正我的主觀機率。而當我看到一本名叫《 寶寶的統計物理學》的書, 當下我覺得這本書好看的機率大概就就只剩下8%。 為了做出預測, 我不會在一開始就刻意使用空白中立的觀點去看待人事物。 而是會根據個人過往蒐集的所有數據,先做出一個先驗機率。 然後快速地迭代修正。 要修正機率需要靠事實資訊,要獲得事實資訊需要靠主動蒐集。 而如果要蒐集一本書的資訊,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翻開來讀它。 例如若要預測一本書對我來說好不好看,我只要把這本書讀完, 就可以做出幾乎100%精準的預測了 而當我站著看完《寶寶的統計物理學》之後, 我就已經確定這是一本好看的書了。但我心中還在進行另一個預測: 小狐熊會覺得這本書好看嗎? 根據過去的經驗,「我覺得好看」與「小狐熊覺得好看」 這兩件事基本上相關性蠻高的,而且是正相關。所以我就借回家了。 三分鐘前的我還心想「這本書感覺好難看」,三分鐘後就變成「 這本書真好看」。看法迥異,但我從來不會覺得自己打臉自己, 因為人一生的觀點本來就是動態變化的。 就如同經濟學家凱因斯所說「事實改變的時候,我就改變我的想法。 」 有的時候我們沒有辦法得到全部的事實,僅能不斷逼近事實, 從而在逼近的過程中不斷改變我們的想法。 ...

[小狐熊週記] 20230605 照顧小寶寶是很花時間很辛苦的

圖片
上禮拜牽著小狐經過國北教大操場時,操場上沒什麼人。 我抬頭看看今兒個的太陽,可真烈啊。 我指著一旁的籃球場跟小狐分享說「我以前常常就在這邊打球哦! 只是後來小狐熊出生之後,我就沒時間打球了。」 我回想起印象中球場上的太陽,比今天還要更灼人一些呢。 這麼熱的天氣,當時的那群球友是瘋了嗎,怎麼會這麼愛打球呢。 小狐抬頭問:「為什麼會沒時間打球呢?」 我輕輕地說道:「因為照顧小寶寶是很花時間很辛苦的。」 四年了,已經四年了。我已經可以不帶怨恨地談起這段往事。 在育兒的身心勞動下,我的思想已然獲得了改造。 打球根本就是一種不合時宜的舊時代活動, 而我現在是一個光榮的育兒者。 當時的那群球友是瘋了嗎。不,不只是當時, 他們到了現在也還是一樣地瘋。打球群組每週都還是一樣地熱絡, 只是這幾年我選擇不再點進群組去看了。 日前一位連年征戰海內外各大馬拉松賽事的朋友, 在考慮將來要不要生小孩時,感嘆地說,生小孩好累, 乾脆不要生好了。我表達了認同。 我說:「這就像是跑馬拉松,在家睡覺不要參賽肯定比較輕鬆。」 要輕鬆並不難,確實也有很多人堅定地選擇了輕鬆的這條路。 要折磨自己也並不難,許多人在根本無法跑上凸台的情況下, 仍然把自己放上了磨人的賽道。 這些選擇跑馬拉松的人,追求的是什麼呢? 也許是一種獨特且寶貴的體驗吧。 而對於有所追求的人,當他做出跑馬拉松的選擇, 損失的絕對不只是在家睡覺的機會而已。他用來交換的, 可能是一場壯麗的登山、可能是一場瑰麗的潛水、 可能是一場與隊友共同揮灑汗水淚水的團隊體驗、 也可能是一場與自己安靜對坐的心靈時間。 跑馬拉松的體驗絕對是極其獨特且寶貴的, 正如同這種種不同的人生體驗一樣。 而養育小孩的體驗也是極其獨特且寶貴的, 也正如其他深刻的人生體驗一般。 我心知肚明,這位朋友若是前幾年有生養小孩, 他在馬拉松賽場上就不太可能達到如今的成績。 若是他硬拼在生養小孩的同時還練就了相同的跑速, 那他在工作上大概就不可能達到現在的成就。 對於一個認真生活、全力生活的人, 你在他的生活裡加進一個小寶寶, 就是在迫使他暫時放棄一部份的人生, 無論他選擇放棄的是哪一部份,總之一定要放棄一部份。 但與此同時,這小寶寶也在迫使他開展一部份嶄新的人生。 作為一個光榮的育兒者,我可以很誠心地說: 透過育兒所看到的人生風景確實美麗而深刻。 但我並不一味地鼓勵大家為了美麗的人生風...

[小狐熊週記] 20230529 家當然不是可以不講道理的地方

圖片
比起養育一般的手足,養育雙胞胎的父母更常會被問的問題就是:你比較愛哪一個孩子? 這真是個大哉問。 如果是認真的問答,我習慣從「愛」的定義開始討論。 既然你問我比較愛誰,我想先好奇一下你覺得的「愛」是什麼呢? 不過事實上幾乎沒有人跟我認真問答。大家隨便問問, 我也就隨便答答。 不管各人心目中的「愛」是什麼定義,大抵都是主觀的。 父母對孩子主觀的「愛」難以衡量也難以驗證, 不過有一些相對客觀的數據倒是無可爭論。 例如: 對話的字數 相處互動的時數 相處時平均均每小時生氣次數 相處時,正向情緒與負向情緒的比例 不管你說我比較愛哪一個孩子,我大概都不認同。 不過如果你要說我花了比較多時間在跟其中一個孩子相處, 我就會說「是的,你說得對」 歸納來說,當孩子愈能夠理性溝通,我們相處的質與量也自然會愈高。而無法理性溝通的孩子,我們相處情況也就自然惡劣下來。如此在並不偏心的情況下,仍然有可能產生看似偏心的結果。 在力求公平的制度下,產生了不公平的結果。 我想起了我們的升學制度。 在不考慮特殊加分以及特殊選才的情況下, 單憑分數論高下的考試制度在某方面來說是一種公平。 讓考生無論性別、年齡、種族、貧富、健康,都能夠公平較勁, 反正一翻兩瞪眼,分數高者就贏。 帳面上不偏愛任何一個孩子,是考試所謂的公平。 但其實考試制度還是特別偏愛了某一種孩子, 那就是有錢人家的孩子。 在我的感覺裡,考試入學制度一方面說著「我沒有偏心, 我沒有偏愛哪個孩子」,但是另一方面,隨著一年一年過去, 我們每年看到雀屏中選的結果都明顯偏向家庭收入較高的孩子。 這不是賄賂、買槍手或走後門, 純粹是有錢人家的孩子平均而言真的比較會考試。( 請參見小狐熊週記  財力與智力 ) 就像是父母聲稱「我沒有偏心,我沒有比較愛哪個孩子」, 但是每次有好玩的機會釋出, 都有較大的機率提供給比較能理性溝通的孩子。 這也不是什麼不公平的制度或手段, 純粹是理性溝通的孩子平均而言比較會思考比較會行動。 我們也可以換一個角度來描述: 與其說是考試制度偏愛某些孩子, 也可以說是這些孩子更有能力去爭取到這些機會; 與其說是父母偏愛某一位孩子, 也可以說是這位孩子更有能力去爭取到這些機會。 沒有完美的公平,只有能力的高低。你有能力你就盡管拿去。 也許父母對每個孩子的愛能做到真的不分高低, 但家庭資源的分配終究是零和遊戲。 父母心中的愛也...

[小狐熊週記] 20230522 機器小熊與後設小狐 Bot Bear and Meta Fox

圖片
  小熊機器人 前幾天我因為在工作上不小心犯了錯,覺得懊悔又自責,心下鬱鬱, 想找人抒發一下。 於是我問小狐要不要聽我講講讓我心情難過的個人故事, 結果小狐沒啥興趣,繼續看他自己的書。 於是我又轉頭問小熊要不要聽我講這個難過的故事, 小熊點頭答應了。 我突然想起之前訓練 AI 機器人的經驗,便在開始講故事之前,先向小熊下了個指令: 「待會我講完故事之後,你要拍拍我,跟我說『沒事的~沒事的~』 」 後來我故事講完了,小熊果然依約拍拍我,跟我說「沒事的~ 沒事的~」。 我頓時大感安慰。 我想起了前陣子看到有人把 ChatGPT 訓練成情人角色時,我曾說:「 不管是絨毛娃娃或2D動漫角色亦或是 AI 聊天機器人,雖然都不是真人, 但他們所提供的情感慰藉卻是真實又實在的。」 小熊聽完了我的故事,似乎既無法理解也無法體會。 但小熊光是機械式地執行我下的指令,就足以讓我大感安慰了。 看來訓練機器人的技巧,在真人身上一樣適用。 這次經驗也強化了我一直以來的想法: 如果你想要別人怎麼對待你,就得要直接講出來才行。 不要期待對方會通靈會讀心。光是在別人面前哭泣是沒用的, 別人無法因此理解你。若是抱持不切實際的期待心理, 儼然是陷對方於不義。 想要對方拍拍你,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講出來。 我今天在家不小心撞到頭,我也是直接跟小熊說「你可以拍拍我說『 沒事的~沒事的~』嗎?」 結果小熊直接跟我說「不要!」 小狐後設學習 小狐最近有時候在提問問題時, 會在得到答案之後再進一步追問我說「那你是怎麼知道的呢?」 然後我就會跟他分享我的求知過程。有時候是用歸納法, 有時候是用演繹法。 前天我們全家一起吃火鍋, 小狐發現了一個以前沒看過的圓滾滾火鍋料,遂發問這是什麼東西。 我說這是起司燒,裡面有包起司。 小狐吃了一口發現裡面果然有包起司,大為驚奇, 問我是怎麼在還沒吃的時候就知道裡面有包起司呢。 我就分享了我以前是怎麼搜集資料、怎麼訓練模型, 以至於今天能夠正確辨識出這是超司燒。 (我不但 train 小熊的時候是當機器人在 train,我 train 自己也是當成機器人在 train 的 ) 我之所以特別留意到了小狐這個提問層次的升華, 是因為這個概念就是我一直提倡的「學習如何學習」。 也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拆解自己學習的步驟, 作為未來改善學習方法的參考。我稱之為後設學習。 看得出來...

[小狐熊週記] 20230515 稱讚與被稱讚都是需要練習的 Praising and being praised takes practice

圖片
  繼小狐熊上週作為五月壽星上台被慶生之後, 本週母親節又有一個上台跳舞的機會。 上次被慶生時,小狐熊兩個人在台上都還算是落落大方,令我佩服。 只是這次小狐就死活不願意上台,先是半推半就到了台上, 然後就嚷嚷著「我不要~我不要~」然後又下台來。 直接放棄這次表演機會。 而小熊則是穩穩地跟著隊伍到了台上, 看著小狐在一旁鬧彆扭也不為所動, 然後音樂一下就跟著老師的帶領穩穩地跳完了一首歌的舞蹈。 小熊很願意配合上台,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小狐很不願意配合上台,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小狐上次很願意配合上台,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小狐這次很不願意配合上台,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我知道背後一定有原因,只是不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而已。 就像是在開發寫程式的時候,常常會遇到: It doesn’t work...... why? It works...... why?  對此我們只能以謙卑的心態面對。 小熊當天表演完之後,果然得到許多讚美。 很多人特別跑來跟小熊說他跳得真好。 我也給出了客觀的評語:「 小熊無疑地是所有上台的女生裡面跳得最好的!」 (表演跳舞的小朋友裡只有一個女生。就是小熊 ) 其實我還是有從主觀角度對著小熊盛讚了一番啦, 上面這句客觀評語只是在跟狐熊媽媽說笑時講的, 不是我真的跟小熊說的。 不過小熊在台上跳舞時也看不出什麼情緒; 台下觀眾拍手歡呼時也沒什麼表情;下台之後, 面對大家的稱讚也沒什麼反應。 從頭到尾就是認認真真地把動作做完了。 我也不知道小熊心裡到底覺得這是一件好玩的事還是無聊的事。 不過也許只是我看不出來而已。 因為就在這天早上我剛好又惹狐熊媽生氣了,但我當下也沒看出來。 直到狐熊媽明文講出來,我始知原來狐熊媽生氣了  人的情緒是很深層的,不講出來實在無法確定。所以我也保留著「 小熊其實有表達出情緒,只是我沒看出來」的可能性。 稱讚是需要練習的 小熊跳得真的很好,不管是從客觀或主觀來說都是如此。 我對小熊說:「你跳得很好!看得出來你一定是有很認真練習過! 雖然我沒有看到你練習的樣子,但我推測你一定有認真練習! 沒有認真練習的人是不可能跳得這麼好的!」 我三句不離「練習」  我所重視的價值觀,就在隨口的稱讚中不停地流露出來。 而「練習」這個詞的確也是我跟小狐熊的日常對談中, 出現頻率顯著較高的詞彙。 小狐熊∶「爸爸你怎麼這...

[小狐熊週記] 20230508 小狐熊四歲囉~再也不是三歲小孩了

圖片
小 狐 熊 在5/5當天滿四歲囉~ 為了表達我對 小 狐 熊 生日的重視, 所以這天我放棄了向來珍視的打球時光, 早點回家跟 小 狐 熊 吃飯慶生。 因為 小 狐 熊 是在5/5中午出生的,我回家看到 小 狐 熊 還跟他們說「 哎喲~早上出門說再見的時候你們才三歲多, 晚上再看到你們就已經四歲啦!」 我沒什麼過生日的習俗。 在我看來生日不過就是給大家一個向壽星表達愛與感謝的機會。 這種事情如果每天都在做了,就不需要靠生日再次強調一次。 就像妻子如果在我生日送我一份生日禮物, 我從中感受到的心意濃度可能也就跟每天早上幫我沖一杯咖啡差不多 。兩者都是非常令人開心的! 既然我每天都從咖啡裡感受到了這份心意, 生日當天有沒有再額外慶生就顯得無關緊要了。 生日不就是用來表示心意的嗎?既然心意有到,那就足夠了。 而且其實最近週間早上我都是喝公司的咖啡, 妻子早上在家便都只沖他自己的份。但也無妨。 當你已經知道對方心意的時候,實際上有沒有沖這杯咖啡, 又有什麼差別呢。 咖啡不就是用來表示心意的嗎?既然心意有到,那就足夠了。 不過我們還是形式上幫 小 狐 熊 慶了個生,送了個禮。 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心意有到就好」這回事, 在不確定 小 狐 熊 能不能接受這種形式之前, 保險一點的做法就是先按照世俗的方式為他們慶生。 以免造成 小 狐 熊 有所誤會、心有不甘, 以免他們在心裡 小 劇場上演著為什麼爸爸媽媽不愛他們、 不重視他們,為什麼都不幫他們過生日呢。 這個保險一點的做法概念就有點像是有些人信基督教的理由––「 寧可信其有」: 如果基督教所說的是真的,不信的人就會下地獄, 那當然要相信一下,不然就虧大了; 不過就算基督教是假的,其實根本沒有天堂地獄這回事, 那信錯了也沒有太大損失。在沒有辦法證明真假的情況下, 那麼最安全的做法就是姑且信一下。 如果不確定 小 狐 熊 到底會不會是很在意過生日的人, 保險一點的做法就是一律實施慶生, 直到他們可以清楚表明自己的想法為止。 小 狐 熊 的生日禮物都是讓他們自己挑的。 從好幾個月前開始,只要逛街時看到他們有興趣的商品, 我就會問說要不要拍個照紀錄起來,可以當作生日禮物的候選項目。 今年最後定案的結果, 小 狐 選的是一組醫生看診 小 道具, 小 熊 的則是一台滑步車兼滑板車。而且我們物權劃分得很清楚, 小 狐 的禮物就是 小 狐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