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小狐熊週記] 20230710 拒絕使用 3C 育兒的代價 The cost of refusing to use the 3Cs parenting

圖片
大家都知道使用 3C 電子產品育兒的代價,但是卻少有人談論拒絕使用 3C 育兒的代價。畢竟凡事都有利有弊,而讓孩子使用 3C 產品的代價只不過是 孩子可能會變得沒耐心 很容易生氣 專注力下降 睡眠品質不佳 罹患 ADHD 機率上升 語言遲緩風險增加 但卻能為照顧者帶來一時半刻的寧靜安詳, 還能夠減少當下發脾氣的可能性。試想一個不能看影片、 不能玩手機、吵吵鬧鬧的孩子, 將給週遭的人帶來多大的風險與負擔。 要是不能使用 3C 育兒,上述那些代價頓時泰半都會轉移到照顧者身上: 照顧者可能會失去耐心 很容易生氣 專注力下降 睡眠品質不佳 若是孩子都可以乖乖安安靜靜坐著,誰不是慈祥的父母呢? 若是塞一台手機給孩子,就可以讓孩子乖乖安安靜靜坐著, 哪個聰明的父母會不這樣做呢? 故此我們可以這樣說: 當你拒絕讓 3C 螢幕陪伴孩子,就是在把孩子推向一個不穩定的狀態, 同時也是在把原本慈祥的自己推向失控發狂的狀態。 使用 3C 產品育兒,往往是短期的局部最佳解。 以演算法來說這就是一個合理的貪婪演算法(greedy algorithm):不管當下能換得多少的平靜安祥時光, 反正我全都要!有多少就換多少! 畢竟誰也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明天,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但有另一派價值觀選擇以平均餘命來規劃人生, 他們求的不是短期局部最佳解,而是求一個長期的穩定均衡解。 由此便輕看了那一時半刻的寧靜安祥。 這些父母寧可冒著孩子在公共場合吵鬧哭鬧的風險、 冒著自己對孩子發怒咆哮的風險、 冒著自己不慎失控變身成惡鬼父母的風險。 他們在這些風險之下也沒有放棄自己的原則。 因為他們的眼光注目在很遠很遠的那一方。這種大局為重的父母, 想的不是如何獲得美好的一天,而是如何創造美好的好幾年、 甚至美好的好幾十年。 我先承認我自己是個短視近利的人,做計劃總想不到遠處, 壓根兒稱不上是什麼大局為重的父母。 所以上面那段描述講的並不是我,那段描述的只是我個人的願景。 我是個信仰效率的人,也是個終生追逐最佳解的人。而誠如 Wiki 百科對貪婪演算法的描述:「對於大部分的問題, 貪婪法通常都不能 找出最佳解 ,因為他們一般沒有測試所有可能的解。 貪婪法容易過早做決定,因而沒法達到最佳解。」 貪婪法確實是個簡單方便的辦法, 而且簡單方便這件事本身就有其價值, 但這對我而言卻不是一個最佳的方法。我想嘗試找出全局最佳解...

[小狐熊週記] 20230703 後設方案 Metaplan

圖片
有一次,小狐小熊兩個人都想要吃最後一塊麵包, 但是最後一塊麵包只有一塊,兩人爭執不下。 於是我便提了兩個方案: 方案一:猜拳,贏的人吃最後一塊。 方案二:把最後一塊麵包再撕成兩小塊,兩人各吃一小塊。 小狐想選方案一,小熊想選方案二,兩人又爭執不下。 於是我只好再提了一個後設方案,亦即「 用來決定誰可以決定要採用哪個方案的方案」 而我這次提的後設方案是立定跳遠比賽: 小狐熊兩個人同時從同一條線起跳, 跳得比較遠的人就可以擁有麵包分配方案的決定權。 這一次是小熊贏了,小熊也如願選擇了方案二,吃到了半塊麵包。 小狐沒有如願選到想要的分配方案,但也吃到了半塊麵包。 不只是分配麵包,只要是在資源有限、兩人相爭的情況下, 我們都可以上演這齣後設方案的戲碼。 通常都會由我先提出兩個看起來公平的方案。所謂的「看起來公平」 ,即在每個方案中,每個人的期望值都是一樣的。 雖然方案的期望值一樣,但變異數可能不一樣。而到目前為止, 在兩個方案之間,小熊都選擇了 變異數比較低 的分配方案, 小狐都選擇了 變異數比較高 的分配方案。也就是小熊喜歡 穩穩定定 的 方案,小狐喜歡 大起大落 的方案。 我便好奇地訪問了小狐熊,為什麼喜歡該方案呢。 小熊說因為他怕選方案一會連半塊都沒得吃; 小狐則是說選方案一猜拳輸了也沒關係,反正下次還有機會。 我覺得兩個人都講得很有道理。對於各人價值觀的差異, 我沒什麼主觀評定,只覺得有趣有趣。 不過其實到目前為止,在後設方案的競賽中都是小熊奪得勝利。 所以小狐也就都穩穩定定地吃著半個麵包,還不曾大起大落過 在我的個人的想像中, 穩穩定定的方案也比較有機會產生和平的結果。 因為如果選了小狐喜歡的大起大落方案,而小狐又不幸猜拳猜輸, 可能又免不了一陣崩潰大哭。這是我所不樂見的。 不過我倒是沒有因為比較喜歡小熊所喜歡的分配方案, 就刻意提議對小熊比較有利的後設方案。在最終比賽結果出來之前, 我還真的都不知道誰會勝出。 目前備選的後設方案有: 立定跳遠比賽 拼積木比賽 文字接龍比賽 左一拳右一拳比賽 猜拳 丟硬幣 抽撲克牌比大小 這些後設方案全都是由我提案的, 方案項目多少反映了現實社會的競爭:有時候你要靠武力服人, 有時候需要靠智力壓制,而有時候就真的只能仰望運氣。 雖然目前還沒有發生過,但如果有時間的話,我們也許還會有「 後設方案的後設方案」,意即「 用來決定誰可以決...

[小狐熊週記] 20230626 孩子,我以你為榮嗎 Am I proud of you?

圖片
  有的父母深以養育出優秀的兒女自豪,甚至會說一句「孩子, 我以你為榮!」。我至今還沒有這個體會, 而且我猜以後可能也不會有。 這絕非因為小狐熊表現得不好。相反地, 我覺得小狐熊兩個人目前都非常非常優秀。 但我僅為他們的優秀感到高興,並不引以為榮、更不引以為傲。 小狐熊若有任何大大小小的成就, 不管是來自他們天生的聰穎或是後天的努力,都歸功於小狐熊自己。 孩子的成就既不是我的功勞也不是我的目標,假如碰巧發生了, 也無足為傲。 不過在養育小狐熊的過程裡,確實還是有一些令我自豪自傲的項目, 像是我日復一日地用心唸書講故事。 日日共讀對於小狐熊智識發展是顯著高度正相關的。 而且就結果而言, 這個親子共讀的行為確實讓目前的小狐熊看起來很聰明。 我共讀的行為似乎產生了好的成果,但我僅以我這個「 認真共讀的行為」自豪,並不以「共讀行為產生的結果」自豪。 意即我並不以小狐熊的聰明自豪,而是以我自己的認真投入而自豪。 我們家一度流行著一個「健康小隊」口號: 阿羊:「我們是……」 小狐熊齊聲:「健康小隊!」 阿羊:「我們要吃……」 小狐熊齊聲:「原型食物!」 阿羊:「我們每天早晚都……」 小狐熊齊聲:「認真刷牙!」 阿羊:「我們每天晚上都……」 小狐熊齊聲:「準時睡覺!」 說來好笑,我們一家四口裡其實就只有三個人是健康小隊的成員, 狐熊媽媽並不在其中。因為狐熊媽媽不但是我們家最挑食的人、 也是最不運動的人、更是晚上睡眠最少的人。 實在沒什麼資格名列健康小隊 結果最近我們家病了一輪,包含小狐熊和我都身有微恙。 從頭到尾就只有狐熊媽媽全程保持健康地支撐著整個家。 人生的劇本就是這麼幽默。 那我們健康小隊是否因為生病了就感到灰心喪志呢? 斷乎沒有。 因為我們很清楚,健康小隊的宗旨在於力行健康的 行為 。 而不在於達成健康的 結果 。 健康小隊的隊員們當然還是會生病,但我們會盡快地好起來, 重歸健康的生活型態。身為健康小隊的小隊員, 如果一直無病無痛固然可喜,但如遭逢傷病, 我們心裡也明白這實屬正常。健康的行為是我們可以掌握的, 但健康的結果不是。縱使人生無常,只要設定對了目標, 健康小隊就不會失敗! 對於健康小隊而言,生病不算是失敗。但選擇飲食不節制就是; 受傷也不算是失敗,但選擇不運動就是。健康小隊什麼時候會失敗? 並非在失去健康之時。而是在選擇放棄之時。我哪怕臥病在床, 也沒有...

[小狐熊週記] 20230619 我要把我的聰明藏起來 I want to hide my cleverness

圖片
某天小狐發現了一個新知,小狐說「我要跟小熊說, 讓小熊去告訴學校其它人!」 我 遂好奇地請教小狐,為什麼不自己跟大家說, 而是要讓小熊去跟大家說呢。 小狐:「我要把我的聰明藏起來。」 咦!我心下大為驚奇,這句話是誰教小狐說的呢? 小狐已經走了這個地步了嗎? 我早知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但是原來這麼快就已經到了嗎? 在典型的「見山又是山」思維中,人們在「聰明」 這件事上可能會經歷到一種螺旋型上升:1. 一開始顯得笨拙 → 2. 變得聰明 → 3. 又重新變得看似笨拙。 而小狐熊可能又受這種循環思維影響尤深。 因為小狐熊打從還沒出生、才僅僅在母腹中剛取好名字的時候, 就已經被套在這種非線性人生觀的框架裡了。 小狐想要把自己的聰明藏起來,豈不就是第三階段的返璞歸真嗎。 不過也有可能小狐還只是在第二階段, 只是想要假裝自己已經到了第三階段。如果我們稱第三階段叫「 假裝笨拙」,那小狐可能就是在「假裝 假裝笨拙 」。 也就是還沒有達到反璞,先假裝歸真一下 當然第三階段不是人生的頂點。人生不是只有「見山是山、 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三個階段而已。 如同楊過練劍的情節描述: 「楊過日日在海潮之中練劍,日夕如是,寒暑不問。 木劍擊刺之聲越練越響,到後來竟有轟轟之聲,響了數月, 劍聲卻漸漸輕了,終於寂然無聲。又練數月,劍聲復又漸響, 自此從輕而響,從響而輕,反覆七次,終於欲輕則輕,欲響則響,」 我預期在展示聰明的這個維度上,初期將會有以下幾個階段 1. 表現愚拙 2. 表現聰明 3. 把聰明藏起來不表現出來 4. 故意把藏起來的聰明不小心露出來 5. 把故意不小心露出來的聰明修飾得不著痕跡 6. 故意不小心留下一些修飾不掉、無可推諉的聰明痕跡 7. ...... 至於再更後面更複雜的層次,我沒體會過便也描述不出。 不知道小狐熊何時能到達欲愚則愚,欲明則明的地步。 到時候再請他們跟我分享一下那是個什麼境界。 同日後來聊到了另一個話題, 我問小狐熊想不想帶餅干去跟學校同學分享, 這時候小狐就很大方地表示樂意出面發放餅干給大家, 這次就完全沒有想派小熊發送的意思  於是我又向小狐發表了我的詮釋:「聰明是一種天賦, 善良是一種選擇;你選擇把你的聰明藏起來, 並且選擇把你的善良展現出來。」 小狐沒有肯認或否認我的詮釋。且讓我們繼續觀察。 上禮拜的週記 提到了《寶寶的統計物理學》。 這禮拜...

[小狐熊週記] 20230612 這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 This is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圖片
阿羊:「為什麼地上玩具亂七八糟的呢?」 小狐:「這 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 (設計對白) 這禮拜我們讀了一本書:《寶寶的統計物理學》。 是我在逛圖書館的時候,從架上隨手挑了帶回家的。 我本來對這種書名很是反感。因為他給我一種競爭感、 壓迫感與功利感。 好像為了在十幾二十年後能進一個好的學校或好的公司, 從現在開始就要把這些知識灌進孩子腦子裡。 對於這種育兒法,我不評價好壞,僅表達我個人的好惡…… 我不喜歡。 所以如果光看書名,我是絕對不會借這本書的。 但基於好奇我就在圖書館站著隨手把它翻完了,短短三分鐘, 立刻改變了我的想法。 書就像是一個一個的好朋友,每當遇見一本書或一個人的時候, 我心中都會根據當時所有的資訊做出種種預測。 有人說這是在貼標籤、有人說是刻板印象、也有人說這是一種歧視。 不過我管這個叫做「條件機率」。 條件機率代表了隨著條件愈來愈明確,預測也會愈來愈準確。 在我主觀的機率裡,若是不看書名、 隨手從架上盲抽一本書的情況下, 抽中一本好看的書的先驗機率大約是15%。而當我看到書名, 進而根據書名來預測這本書好不好看時, 就是在根據新的條件來修正我的主觀機率。而當我看到一本名叫《 寶寶的統計物理學》的書, 當下我覺得這本書好看的機率大概就就只剩下8%。 為了做出預測, 我不會在一開始就刻意使用空白中立的觀點去看待人事物。 而是會根據個人過往蒐集的所有數據,先做出一個先驗機率。 然後快速地迭代修正。 要修正機率需要靠事實資訊,要獲得事實資訊需要靠主動蒐集。 而如果要蒐集一本書的資訊,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翻開來讀它。 例如若要預測一本書對我來說好不好看,我只要把這本書讀完, 就可以做出幾乎100%精準的預測了 而當我站著看完《寶寶的統計物理學》之後, 我就已經確定這是一本好看的書了。但我心中還在進行另一個預測: 小狐熊會覺得這本書好看嗎? 根據過去的經驗,「我覺得好看」與「小狐熊覺得好看」 這兩件事基本上相關性蠻高的,而且是正相關。所以我就借回家了。 三分鐘前的我還心想「這本書感覺好難看」,三分鐘後就變成「 這本書真好看」。看法迥異,但我從來不會覺得自己打臉自己, 因為人一生的觀點本來就是動態變化的。 就如同經濟學家凱因斯所說「事實改變的時候,我就改變我的想法。 」 有的時候我們沒有辦法得到全部的事實,僅能不斷逼近事實, 從而在逼近的過程中不斷改變我們的想法。 ...

[小狐熊週記] 20230605 照顧小寶寶是很花時間很辛苦的

圖片
上禮拜牽著小狐經過國北教大操場時,操場上沒什麼人。 我抬頭看看今兒個的太陽,可真烈啊。 我指著一旁的籃球場跟小狐分享說「我以前常常就在這邊打球哦! 只是後來小狐熊出生之後,我就沒時間打球了。」 我回想起印象中球場上的太陽,比今天還要更灼人一些呢。 這麼熱的天氣,當時的那群球友是瘋了嗎,怎麼會這麼愛打球呢。 小狐抬頭問:「為什麼會沒時間打球呢?」 我輕輕地說道:「因為照顧小寶寶是很花時間很辛苦的。」 四年了,已經四年了。我已經可以不帶怨恨地談起這段往事。 在育兒的身心勞動下,我的思想已然獲得了改造。 打球根本就是一種不合時宜的舊時代活動, 而我現在是一個光榮的育兒者。 當時的那群球友是瘋了嗎。不,不只是當時, 他們到了現在也還是一樣地瘋。打球群組每週都還是一樣地熱絡, 只是這幾年我選擇不再點進群組去看了。 日前一位連年征戰海內外各大馬拉松賽事的朋友, 在考慮將來要不要生小孩時,感嘆地說,生小孩好累, 乾脆不要生好了。我表達了認同。 我說:「這就像是跑馬拉松,在家睡覺不要參賽肯定比較輕鬆。」 要輕鬆並不難,確實也有很多人堅定地選擇了輕鬆的這條路。 要折磨自己也並不難,許多人在根本無法跑上凸台的情況下, 仍然把自己放上了磨人的賽道。 這些選擇跑馬拉松的人,追求的是什麼呢? 也許是一種獨特且寶貴的體驗吧。 而對於有所追求的人,當他做出跑馬拉松的選擇, 損失的絕對不只是在家睡覺的機會而已。他用來交換的, 可能是一場壯麗的登山、可能是一場瑰麗的潛水、 可能是一場與隊友共同揮灑汗水淚水的團隊體驗、 也可能是一場與自己安靜對坐的心靈時間。 跑馬拉松的體驗絕對是極其獨特且寶貴的, 正如同這種種不同的人生體驗一樣。 而養育小孩的體驗也是極其獨特且寶貴的, 也正如其他深刻的人生體驗一般。 我心知肚明,這位朋友若是前幾年有生養小孩, 他在馬拉松賽場上就不太可能達到如今的成績。 若是他硬拼在生養小孩的同時還練就了相同的跑速, 那他在工作上大概就不可能達到現在的成就。 對於一個認真生活、全力生活的人, 你在他的生活裡加進一個小寶寶, 就是在迫使他暫時放棄一部份的人生, 無論他選擇放棄的是哪一部份,總之一定要放棄一部份。 但與此同時,這小寶寶也在迫使他開展一部份嶄新的人生。 作為一個光榮的育兒者,我可以很誠心地說: 透過育兒所看到的人生風景確實美麗而深刻。 但我並不一味地鼓勵大家為了美麗的人生風...

[小狐熊週記] 20230529 家當然不是可以不講道理的地方

圖片
比起養育一般的手足,養育雙胞胎的父母更常會被問的問題就是:你比較愛哪一個孩子? 這真是個大哉問。 如果是認真的問答,我習慣從「愛」的定義開始討論。 既然你問我比較愛誰,我想先好奇一下你覺得的「愛」是什麼呢? 不過事實上幾乎沒有人跟我認真問答。大家隨便問問, 我也就隨便答答。 不管各人心目中的「愛」是什麼定義,大抵都是主觀的。 父母對孩子主觀的「愛」難以衡量也難以驗證, 不過有一些相對客觀的數據倒是無可爭論。 例如: 對話的字數 相處互動的時數 相處時平均均每小時生氣次數 相處時,正向情緒與負向情緒的比例 不管你說我比較愛哪一個孩子,我大概都不認同。 不過如果你要說我花了比較多時間在跟其中一個孩子相處, 我就會說「是的,你說得對」 歸納來說,當孩子愈能夠理性溝通,我們相處的質與量也自然會愈高。而無法理性溝通的孩子,我們相處情況也就自然惡劣下來。如此在並不偏心的情況下,仍然有可能產生看似偏心的結果。 在力求公平的制度下,產生了不公平的結果。 我想起了我們的升學制度。 在不考慮特殊加分以及特殊選才的情況下, 單憑分數論高下的考試制度在某方面來說是一種公平。 讓考生無論性別、年齡、種族、貧富、健康,都能夠公平較勁, 反正一翻兩瞪眼,分數高者就贏。 帳面上不偏愛任何一個孩子,是考試所謂的公平。 但其實考試制度還是特別偏愛了某一種孩子, 那就是有錢人家的孩子。 在我的感覺裡,考試入學制度一方面說著「我沒有偏心, 我沒有偏愛哪個孩子」,但是另一方面,隨著一年一年過去, 我們每年看到雀屏中選的結果都明顯偏向家庭收入較高的孩子。 這不是賄賂、買槍手或走後門, 純粹是有錢人家的孩子平均而言真的比較會考試。( 請參見小狐熊週記  財力與智力 ) 就像是父母聲稱「我沒有偏心,我沒有比較愛哪個孩子」, 但是每次有好玩的機會釋出, 都有較大的機率提供給比較能理性溝通的孩子。 這也不是什麼不公平的制度或手段, 純粹是理性溝通的孩子平均而言比較會思考比較會行動。 我們也可以換一個角度來描述: 與其說是考試制度偏愛某些孩子, 也可以說是這些孩子更有能力去爭取到這些機會; 與其說是父母偏愛某一位孩子, 也可以說是這位孩子更有能力去爭取到這些機會。 沒有完美的公平,只有能力的高低。你有能力你就盡管拿去。 也許父母對每個孩子的愛能做到真的不分高低, 但家庭資源的分配終究是零和遊戲。 父母心中的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