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小狐熊週記] 20250317 學歷不重要?企業真正想要的人才特質

圖片
 我最近聽到一位講者說, 現在讀什麼科系跟做什麼工作,已經沒有什麼相關了。 因為有太多新工作都是過去從來不存在的, 職場上所需的技能,學校根本來不及教。 對此我甚有共鳴, 作為一個經濟系畢業的工程師, 我自己就是從事跟大學科系低度相關的工作。 我又聽到那位講者說: 現在企業徵才,不限學歷不限科系, 只要有這四個特質,就是老闆們想爭取的員工! 哪四個特質呢? 好奇肯學 察言觀色 辦事牢靠 誠信正直 對此我更有共鳴了, 因為如果有人問我:有什麼值得分享給職場新鮮人的經驗與智慧? 我想差不多也就是這四點了。 這四點不只適合拿來跟年輕人分享, 我也覺得值得拿來跟我的孩子分享。 孩子要唸什麼科系、學什麼技能, 都只是枝微末節的小事。 畢竟沒有人能夠預測 10 年後的世界長什麼樣子。 唯一確定的是:現在做的職涯規劃,不出 10 年肯定過時。 但上述四個美德已流傳了千年, 我估計至少還會再流傳個千年。 讓孩子從小就往這幾個面向培養,應當是穩賺不賠的。 那要怎麼培養呢? 老實說我還真不知道, 所以我跟 ChatGPT 討論了一下, 請他給我一些具體的方法。 以下是整理了 ChatGPT 的回答: 1. 好奇肯學(愛探索、願意學習新事物) 💡 方法: ✅ 建立「好奇時間」——每天預留 10-15 分鐘,讓孩子問你任何問題,然後一起找答案(可用書籍、影片、實驗等方式)。 ✅ 鼓勵提問,避免直接給答案——當孩子問問題時,可以回問:「你覺得呢?」引導他思考後再給予補充。 ✅ 設計「探索小任務」——例如:「這週我們一起找出三種不同的雲,看看它們的名字和天氣的關係!」 ✅ 閱讀各種類型的書籍——除了故事書,也可以一起看科普書、世界地圖、動植物圖鑑等。 🛠 實踐挑戰 • 「為什麼挑戰」:一天內讓孩子想出 5 個「為什麼」,例如「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為什麼冰塊會浮起來?」 • 「角色扮演科學家」:讓孩子設計一個小實驗(例如種子發芽、磁鐵吸引力),觀察結果並做出假設。 ⸻ 2. 察言觀色(理解他人感受,擁有同理心) 💡 方法: ✅ 練習「情緒偵探」——當看動畫、故事或現實生活時,問孩子:「你覺得這個角色現在是什麼心情?」、「為什麼他這麼做?」 ✅ 角色扮演遊戲——讓孩子嘗試不同角色,例如「你現在是老師,學生不專心,你會怎麼辦?」 ✅ 「共情對話」——當孩子有負面情緒時,先幫他描述:...

[小狐熊週記] 20250310 是否該為了孩子的校外教學而向公司請假?

圖片
我有個朋友, 他家也有跟小狐熊年紀相仿的兩個小孩。 對於常有人說「帶小孩出國值得嗎?小孩又不記得!」 我們都有一個共識是「小孩不記得有什麼關係,我記得啊!」 帶小孩出國的確是一件花錢花時間花力氣的苦差事, 但之所以值得, 不只是能幫小孩創造回憶, 主要是能幫自己創造回憶。 這種為了自己利益的出發點該說是自私嗎? 可能倒也不能說不是。 還有很多父母為孩子做的事, 像是帶孩子旅遊、陪孩子講故事、陪孩子玩, 可能也都只是因為這些事情會讓父母自己感到開心,所以才努力去做。 只是剛好在努力的時候, 產生了一些正的外部性,孩子就也得到了一些附加好處。 --- 這禮拜小狐熊學校即將舉行的校外教學, 也有開放家長名額。 小狐有找我這次一起去。 哎喲,若不是小狐邀請我, 我想都沒想過要參加孩子的校外教學。 因為就算公司免費送我一天假讓我陪小孩, 我可能還是寧可選擇上班。 因為某方面來說,上班比陪小孩更好玩。 更何況公司並沒有送我一天假…… 請假是要花錢的! 如果請假, 我不但會損失可以上班的機會, 更額外損失了幾千元的工資。 簡直賠了夫人又折兵。 但我還是報名參加了這次的校外教學😆 因為小狐邀請了我。 我覺得如果是小狐主動找我一起參加, 這樣子好像就蠻值得去的。 當然, 如果在小狐邀請我的時候,我跟他說 「蛤,可是我比較想要上班耶! 而且如果我去上班,額外賺到的錢還可以給你扭一大堆扭蛋哦~ 你比較想要我陪你去校外教學呢? 還是比較想要一大堆扭蛋呢?」 我料想他肯定會選擇一大堆扭蛋的。 所以我沒有把這個選項講出來跟他討論XD 我直接答應他的邀請,報名參加校外教學。 因為我覺得如果是小狐主動邀請我, 那這個行程的價值就蠻高的。 高到足以彌補我不能上班的樂趣損失,以及工資損失。 甚至如果小狐對我說: 「爸爸,拜託你不要來校外教學!我比較想要扭蛋! 你不要來參加啦,只要去賺錢買扭蛋給我就好!」 那我會跟他說: 「那我願意半夜不睡覺去兼差打工, 想辦法再另外賺錢,買一樣多的扭蛋給你! 但我還是想跟你一起參加校外教學!」 --- 這個決策過程顯示出: 我不是為了讓小狐開心才陪他去校外教學的。 如果只是為了要讓他開心, 我送他一大堆扭蛋就好了,這樣他反而還更加開心。 但我是為了自己開心才去的。 我重視我和小狐熊之間的關係, 渴望創造一些共同的深刻回憶。 這些共同回憶,在小狐熊的心中可能也有屬於他...

[小狐熊週記] 20250303 低級的欲望只要放縱就能滿足

小狐熊最近沉迷數獨。 而我應該是我們家近期練習數獨最多的人吧, 因為我既陪小狐寫,又陪小熊寫。 而且我既要把提示拿捏得剛剛好:不能太隱晦讓小狐熊沒聽懂,又不能太淺白而破壞了挑戰性, 還要有條有理的剖析思路,讓小狐熊完全理解每一步的邏輯。 陪練了幾輪下來, 我感覺自己簡直是數獨大師了。 於是我做了一件蠢事…… 我跑去跟狐熊媽媽叫陣,想比賽一下誰數獨寫得又快又好。 其實這個比賽大概在20年前就比過了, 而我輸得一敗塗地。 但當年我也沒什麼練習,輸了也不以為意。 但最近可不一樣了! 在教學小狐熊之餘,我自己也偷練習了一下, 教學相長之下,已非昔日阿蒙。 於是我就興沖沖跑去挑戰狐熊媽媽。 結果我又輸了。 同一道數獨題目,我慢了將近三分鐘。 不信邪, 我再次挑戰另一題, 結果又輸了近兩分鐘。 只能心甘情願跟狐熊媽說一聲 「我願稱你為最強。」 兩輪下來, 我已無心再戰, 直接宣佈狐熊媽媽在我們家「數獨首席」的地位。 只是我一邊嘴裡還嘟囔著 「真是太不公平了……有人整天躺平,我這麼努力練習……為什麼……」 --- 在我跟狐熊媽媽決鬥時, 小狐熊都在旁邊觀戰, 所以狐熊媽媽數獨霸主的地位是全家公認的。 而小狐熊還無法參加比賽, 因為他們連一題都無法順順解出來。 而每當小狐熊卡關寫不出來的時候,他們就會忍不住翻看答案。 我並不反對他們看解答。 寫數獨本是為了好玩,只要好玩,題目在你手上,想怎麼玩都可以。 如果覺得在格子裡不按規則亂寫一通很好玩,那就亂寫一通吧。 如果覺得抄答案很好玩,那就盡量抄吧。 反正又不是比賽或考試,只有無損公平,有何不可。 我本來還閃過一個念頭是:這樣會不會太浪費數獨題目? 畢竟數獨題目是有限的,每玩掉一題就少了一題。 但我只用了半秒就作廢了這個想法。 任何人此生應該都不會有把數獨題目寫完的一天, 姑且可視為無限多題吧。既是無限多題,就沒有浪費的問題。 而且我心裡真正想的是,抄答案雖然一時爽,但很快就會不想抄了。 我跟小狐熊說: 「低級的欲望只要放縱即可滿足,高級的欲望需要靠自律才能滿足。」 光是把數獨格子寫滿哪有什麼困難的,只要放縱自己去抄抄答案,一分鐘就搞定。 但是如果你想要享受獨力破解一整題的樂趣與成就感, 很抱歉,這個欲望太高級了, 你必須拿出對等的代價來交換。 這話是我對小狐熊說的, 但小狐熊聽過便算, 反倒是我後續對這番道理咀嚼再三。 教養小孩真的會...

[小狐熊週記] 20250224 玩數獨對孩子有什麼幫助呢?

圖片
本週小狐熊開始沉迷一個新玩意:數獨。 起源是我朋友某天傳了一個數獨題目給我, 我在家裡執筆思考良久。 一旁的小熊看見了,好奇我在寫什麼東西, 我就跟他介紹了一下數獨這玩意兒, 也順便找了一個簡單版題目給他玩。 從此小熊開始一題接一題的刷題之路。 一開始我是把網路上找來的題目隨便抄在一張廢紙上給小熊玩, 後來覺得張羅廢紙太麻煩了, 我改成直接抄在小熊的筆記本上。 後來小熊把我抄給他的筆記本題目寫完了, 狐熊媽媽就直接從網路上列印了一張題目給小熊, 省得還要自己動手畫格子抄數字。 沒多久, 我們就直接去書局買了一本數獨題本, 如此短期內應該都不需要再費心抄寫或列印題目了XD 當我們在幫小熊買數獨題本的時候, 小狐當然就說他也想要買, 雖然小狐當下根本未曾認真玩過一次數獨, 但這種只要一百多元就可以解決的公平感問題, 沒道理不買! 於是我們就也幫小狐買了一本同樣難度的不同題本。 反正要是小狐不玩,還可以給小熊玩, 也不會浪費XD 數獨是數學嗎? 在這幾天玩數獨過程中, 小狐熊跟我討論到「數獨是一種數學嗎?」 我的回答是:是也不是。 不是的原因是: 玩數獨完全不需要一般人所謂的數學能力。 數獨裡雖然看起來都是數字, 但玩起來連最基本的計算能力都不需要。 畢竟數獨就只是借用了數字來當作符碼。 如果今天把數獨裡 1 到 9 全部代換成另外 9 種符號, 例如這九個 emoji : 😂 🤣 😍 😘 😊 😎 😭 🥺 🤔 這種數獨一樣可以玩,核心規則也完全一樣: 「每列每行每宮都要有這九個 emoji。」 可見數字在數獨裡只不過是像圖案一樣的裝飾品。 我們當然不能因為這個遊戲有出現數字,就說他是數學遊戲。 那麼,數獨不是數學遊戲囉? 很抱歉, 我們也沒辦法僅因為他的數字可忽略,就認為他不是數學遊戲。 因為就像我常常跟小狐熊說的:很多數學是沒有數字的!! 例如拓撲學、圖論、集合論。 數獨的數字雖然只是個裝飾品, 但數獨所用到的邏輯推理恰和許多數學思維類似。 所以我們似乎也不能斷定說他不是一種數學遊戲。 玩數獨可以鍛練的能力 不過不管數獨是不是數學遊戲, 說他是益智遊戲應該沒人會反對吧? 不過我倒覺得他也沒那麼益智。 解數獨題目這件事毫無疑問是可以練習的技能, 愈練就會愈強。 但你就算把自己練成了超強的數獨大師, 練到任何數獨題目都能秒殺, 智力也未必會高到哪裡去。 因...

[小狐熊週記] 20250217 愈是努力,愈是差勁?

圖片
有些人對我一直有個印象, 覺得我常常跟小狐熊分享一些有的沒的的奇怪知識…… 是的沒有錯! 我就是如此XD 各種雜談 前幾天在跟小狐熊討論微波爐烹調食物是否對人體有害, 我就從水分子的極性開始聊起, 講到了原子,又講到了夸克, 然後我順手從旁邊抽出一本書:「超弦理論」 邊翻邊讚嘆基本粒子竟然有這麼多種。 不消說,小狐熊根本沒聽懂。 只有我自顧自講得很開心。 -- 昨天還跟小狐聊到「愛鬧脾氣的小狐就是我們家最大的災禍」, 我說「小狐要是可以像周處除三害為我們除此大患就好了」。 小狐便問「周處是什麼?」 我就開始講周處的故事。 雖然我對這個故事不熟,講得坑坑巴巴, 但小狐應該是有比聽超弦理論的時候懂XD -- 昨天另一個閒聊主題, 是小狐主動問我: 「為什麼有時候會有兩個成語是一樣的意思呢?,像是一箭雙鵰和一石二鳥。」 我說「可能是從兩個地方各自發明出這個成語的」 然後我就開始講微積分的故事 「就像牛頓和萊布尼茲各自發明了微積分一樣, 用了不一樣的符號表達一樣的概念。」 所以說, 是的,沒錯, 我的確很喜歡跟小狐熊分享一些有的沒的的知識XD 但我花更多時間講別的東西 於是就有人以為,我跟小狐熊相處的時光,對話內容泰半都是這些雜談。 錯了。 並不是這樣的。 我跟小狐熊之間的對話, 其實更多的是在教他們怎麼把生活常規認真做好。 我花了非常多篇幅,一而再、再而三地反覆教導與提醒。 像是我經常在提醒小狐熊記得洗手, 並且不厭其煩的再三解釋洗手這件事為什麼重要。 其它像是吃飯要坐好、 咳嗽打噴涕要捂住口鼻、 書和玩具要收好、 桌椅地板弄髒了要清理乾淨、 不要說謊、 看到人要打招呼、 道別時要說再見、 別人講話要回應、 撞到人要說對不起, 諸如此類的生活常規。 有時候我自己都覺得唸得好煩, 可是怎麼小狐熊都還是講不聽呢。 要是觀察小狐熊的語文或數學能力, 可能會以為他們的父母花了很多時間心力在教這個。 要是觀察小狐熊的生活常規, 可能會以為他們的父母都沒在教這個。 錯了錯了! 恰好是反過來的。 我們沒什麼出力的地方,他們表現都很好; 而我們最努力最邁力的地方,恰是他們最差勁的地方。 這讓我想起了我的大學歷史課。 被當的歷史 我大學的時候並不是個認真的學生, 各科只求 pass 就好, 我當然不想被當,因為我覺得重修太浪費時間了, 但我也不想衝成績,因為我也覺得衝成績太浪費時間了XDD...

[小狐熊週記] 20250210 知識與品格上的循循善誘

圖片
你是在什麼時候意識到孩子長大了呢? 我想應該就是在突然發現他們已經能進行更細緻的抽象思考的時候吧。 我很喜歡試探小狐熊的底線, 透過提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 看看他們的思考極限能夠一路走到哪裡。 我前幾天一邊用小湯匙挖著百香果, 一邊問小狐: 「如果某個百香果有一百種香味, 另一個品種的百香果也有一百種香味, 而且這兩種百香果的香味有 30 種是相同的。 那我吃這兩種百香果的話,總共會吃到幾種香味呢?」 小狐很快就答對了。 但他不是一開始就直接答對的。 是漸漸想出來的。 我一如既往地沒有直接教他, 在整個對話過程中我只有不停地提問, 用一個又一個的問題,誘導小狐走在思考路徑上。 讓他自己把答案想出來。 這就是數學迷人的地方。 國文的答案,你需要別人告訴你。 英文的答案,你需要別人告訴你。 歷史地理的答案,你都需要別人告訴你。 但數學不用。 你靠自己就能想出來了。 這條思考路徑也許有成千上萬的人已經走過, 所以若有前人指點, 你就能走得快一點。 若是沒有,也沒關係, 自己慢慢走,也能到一樣的地方。 而我扮演的就是那個幫小狐指路的前人。 我指路的技巧就是, 一次只指 100公尺遠的地方, 而不是一次就指到 42 公里外的終點。 畢竟如果只要走 100 公尺就有機會看到有趣的風景, 就走走看也無妨嘛。 這種知識上的循循善誘,小步快跑, 阻力是非常低的。一不小心就會滑到終點。 而這個成功經驗也激起了我面對另一個育兒難題的靈感: 關於如何叫小狐起床。 --- 雙胞胎小狐熊之間有一個非常大的差異, 就是起床難度。 小熊總是可以笑嘻嘻地快速爬起來, 既不會賴床也沒有起床氣,非常可愛, 就像狐熊媽媽一樣。 而小狐總是起不來, 總要別人叫上老半天,而且還有起床氣。 早上開機動作非常緩慢,拖拖拉拉,讓人生氣, 就像我一樣。 但前幾天我發現了一個秘訣, 可以幫助小狐早晨加速開機, 那就是循循善誘,小步快跑, 與其直接把他叫去廁所盥洗換裝, 不如拆解成多個小步驟,一次做一個: 1. 先把他從 躺在床上 變成 坐在床上 , 2. 再從 坐在床上 變成 坐在床邊 , 3. 再從 坐在床邊 變成 坐到地上 。 4. ...…(以此類推,一路往廁所前進) 之前我有閒的時候, 如果小狐不起床, 我就會抓一本書, 坐在賴床的小狐身邊開始說書。 他繼續睡他的,我自顧自唸我的, 不過他很快就會按耐不住好奇心...

[小狐熊週記] 20250203 把狐熊媽媽音樂課的學生偷出來玩

圖片
這禮拜過年大掃除, 家裡塵封已久的電子琴又露出來了, 擦拭擦拭再插上插頭,仍然正常可用。 剛好狐熊媽媽的音樂課在這個春節假期開班了! 全班學生就只有兩位:小熊與小狐。 正好拿這個電子琴來當教具。 第一堂課, 先從五線譜識譜開始, 目標是能夠看著譜彈奏出小蜜蜂第一個樂句。 第一堂課很簡單, 人人都能學會, 就看花多久時間學會而已。 技術上來說, 只要在腦中建立起 唱名-五線譜位置-琴鍵位置-指法 的 mapping, 第一堂課就完成了。 小熊很有學習動力, 積極練習之下 ,一下就全部貫通了。 而且可能是因為小熊之前很熱衷於用手指做二進位的算數, 所以手指還蠻靈活的, 小小的手放在琴鍵上,想出哪指就出哪指, 心動則指動, 而小狐學到一半就想輟學逃跑, 但還是被媽媽抓回來,有始有終的完成了本堂進度。 這堂音樂課由同時精通人聲與樂器的狐熊媽媽來教是再適合也不過的了, 所以雖然我年幼時也練過幾年鋼琴, 但我完全沒有想班門弄斧的意思😆 不過當狐熊媽媽專心在指點其中一位學生的時候, 我會趁機把另一位學生偷走, 偷來聽我講論數學XD --- 我音樂造詣不怎麼樣, 但我對音樂中的數學非常有興趣。 數學家 Sylvester 說 : 「 音樂是聽覺的數學, 數學是理性發出的音樂, 兩者皆源於相同的靈魂。」 發明微積分的 Leibniz 也說 : 「 音樂是一種隱藏的算術練習, 透過潛意識的心靈跟數目字在打交道。」 我覺得他們欣賞音樂的方式就跟我一樣! ……好吧,應該說我跟他們一樣才對😆 所以當小狐正在接受媽媽嚴格指導時, 我就把小熊偷到旁邊, 開始拿簡單的問題激起他的好奇心: 「從中央 Do 到高音 Do 前,有幾個黑鍵和幾個白鍵呢?總共幾個琴鍵呢?」 「為什麼黑鍵不是平均分佈呢?為什麼 Mi 和 Fa 中間沒有黑鍵呢?」 以此問題作為我開講「十二平均律」的起手式。 不過因為時間有限, 音樂課這一天我只來得及把好奇的種子撒進小熊心裡, 總有一天他會自己去找出答案。 或是我總有一天會逮到機會把這些有趣的樂理傳給他😆 --- 其實關於「音樂中的數學」這一套課程我之前就教過別的小朋友了, 包含了 -> 五度相生律 -> 十二平均律 -> 三分損益法 -> 純律與平均律 內容真的是充滿了數學, 根本是包裝成音樂課的數學課。 但是很有趣XD 而且我自己在教完這一系列...